【明報專訊】因應中環灣仔繞道工程,灣仔碼頭去年8月底遷往舊址130米外的新填海位置。事隔一年,在交通和行人配套欠奉下,天星小輪來往尖沙嘴及灣仔航線每日平均人次大跌23%,整體營業額亦跌6%至7%。天星小輪事務經理梁瑞堅接受訪問時表示,預計明年可能要蝕錢,期望政府加強配套設施。他又指經營困難,工資低造成青黃不接,船員平均年齡高達55.7歲。
明報記者 岑詠欣
新灣仔碼頭周圍目前正進行各項工程,沙塵滾滾,由鷹君中心步行至新碼頭的路線可謂迂迴曲折。梁瑞堅透露最近與規劃署會面,要求日後興建天橋直達碼頭,並增設停車位,加強交通及行人配套。規劃署回覆本報表示,上月中完成「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的首階段公眾諮詢,其中包括新碼頭的行人連接安排,以及如何改善新海濱停車上落客設施,經初步技術評估及諮詢相關部門後,將再諮詢公眾。
促建天橋直達碼頭 增停車位
天星小輪有逾百年歷史,屬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但梁瑞堅表示,新碼頭啟用後一年,由於周邊配套欠奉,來往尖沙嘴至灣仔的航線每日平均客量下跌23%,由搬遷前19,300人次跌至目前14,900人次,小輪的整體營業額亦跌6%至7%,「這幾年每年尚有幾百萬盈餘,今年應可『打個和』,但明年不樂觀了」。他解釋小輪早年向65歲或以上長者提供免費乘船優惠,亦無政府補貼,「要自負盈虧,一分一毫都是慳回來」。
梁瑞堅受訪當日帶記者到新碼頭觀察,人流頗為冷清,地下商舖雖然全數租出,但2樓全層約1萬方呎餐廳仍乏人問津。該餐廳擁維港海景,樓底亦高,但梁瑞堅表示問價的人「5隻手指數得完」,「一知對出的工程尚餘至少兩年,便無意租用」。他續說,過往廣告及租務收入佔整體收入四成,現時新碼頭頂部禁止興建廣告燈箱,令廣告收入減少。
工程影響 萬呎海景餐廳無人租
除經營環境困難,天星小輪亦面對人手短缺,年屆60歲的總船長已兩度延長退休年齡(見另稿),現時水手連船長共有18個空缺。梁瑞堅透露,公司曾在2013年推出「船長練習生」招牌計劃,兩年內共招聘17人,並可獲全數資助各級本地船長試及備試課程,但如今只剩下3人,「人工問題,水手入職薪金僅約10,000元,但前景不差」。
少人入行 船員平均55.7歲
梁瑞堅說,現時有80後船員備戰船長試,冀扭轉青黃不接的局面,但船員平均年齡正上升,目前已屆55.7歲,其中26%船員在新制下,未來5年將達60歲退休年齡,「試過登招聘廣告一年,無人問津,舉行招聘日都僅有三四人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