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瑪麗醫院46歲肝衰竭病人李先生接受換肝手術半途被叫停,至今情G仍危殆,求捐肝續命。港大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昨表示,一宗O型血腦死亡病人個案,符合捐肝條件,皆遭死者家屬反對而告吹,對此「好失望」;亦有原定昨日驗血欲捐肝市民,始終得不到女兒支持而放棄捐肝。
女兒反對 志願者放棄
前日曾表態意欲捐肝、原計劃昨日驗血的關女士,因女兒堅決反對而未有接受驗血及評估。關女士說,護士提出需獲女兒簽署同意書,否則不會視她為合資格人選,她理解女兒的擔憂,也有點憂慮自己「好心做壞事」。
盧寵茂昨下午約5時到深切治療部巡房,跟進李先生情G,逗留約1小時。他其後表示,病人情G無大改變,其血壓及細菌控制開始穩定,並會種菌觀察感染情G,他已向李太交代之後治療方案。至於捐肝消息,盧寵茂指暫未有人到該院做評估及驗血。李太直至晚上未離開深切治療部。
盧寵茂:死者家屬一念生死
盧寵茂昨晨接受DBC數碼電台節目訪問時指出,過去幾日已接到逾200市民致電欲捐肝,但沒有人能到來做評估,部分因年紀太大或身體狀G不適合。他透露,過去3日不止一宗腦死亡病人是O型血,可捐器官,皆遭家屬反對,令他感到失望,「如果其中一個捐贈者家人能夠一念改變,願意簽到器官捐贈,其實已經可以幫到他(李先生)」。
不少熱心市民願伸出援手卻未能成事,盧寵茂說,活肝移植有0.5%的生命風險,故一向首選是屍肝移植,陌生人捐肝涉及顧慮較多,家人也未必答允,醫護會講解風險,由捐贈者決定。
過來人:捐活肝先問家人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翟偉良醫生指出,以往很多市民因看到器官捐贈呼籲而「動慈心」欲幫人,醫生會詳解各樣風險,如接受全身麻醉有可能影響生育等,他提醒善心市民應先與家人商量,再來做捐肝檢查,「不是介意驗多了血,而是若最後未能捐肝,也無此必要(驗血)」。
2009年因急性肝衰竭、由兒子捐肝救回一命的換肝過來人、退休社工梁慶材指出,當年他的換肝呼籲見報後,立即有10多名陌生人願捐肝,最後都不符條件,他理解家屬必然會「好心急」,但相信不會認為善心人捐肝不成是給予「假希望」,他建議欲捐肝者先諮詢家人,但不至於要「做足功課」,因醫護可把關評估是否適合捐肝。至於死者家屬拒捐出屍肝,翟偉良指這是「留全屍」傳統觀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