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Gap year(空檔年)一般發生在上大學的前一年,用以四處遊覽、整頓自己,也可視為成長的標記。如果有連中一也未念的小童說「我要gap year!」,你或許會認為他妙想天開,但今年9月便首次有5名本港小童暫別校園,初嘗gap year(敢動年學習計劃)滋味。 本港第一屆敢動年學習計劃的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便是本於9月升小五的周孟慈。她小一、二時很喜歡上學,但年級愈高,愈感「返學好悶」;母親也觀察到女兒失去昔日對上學的期待,加上功課太深,一翻開常識書,盡是艱澀的字詞,替女兒辛苦。未幾,母親得知gap year計劃,內容可以是行山數天、社區服務,女兒喜歡攀石,便攀真實的崖而非石牆;除了戶外活動,周太已買下小五教科書,女兒可自行溫習,孟慈對此做法十分雀躍,便決定參加。 周太稱,不少家長也表明支持該理念,惟面對現實,仍會卻步。主要擔心孩子不能回到主流學校,要重讀會浪費時間、金錢考慮、害怕牴觸教育條例、成為孩子逃避讀書的藉口、未有前例等。原來下這個決定前,她跟女兒都作好心理準備,事先跟女兒就讀小學的校長討論,理解可能要覓小學和重讀小五,比其他小朋友在年級上會落後一年,孟慈都一一接受,不覺得這些是什麼問題,她跳出框框的想「不試過怎會知道!」,更感謝媽媽給予她嘗試的機會。 跟校長商量 有心理準備重讀 周太又指出,有想過女兒可能因不用上學而變得懶散,但當中也定有反思,可從中得知女兒的能耐和底線,「我想她跌倒,現在我有能力扶起她。若她大學畢業或長大後才狠狠地摔一跤,我便幫不了她」。她表示,其他家長需按子女性格和需要,不要盲目跟從參加。她又明言,不少教師和學者都對home schooling或gap year有保留,有些更「直情覺得不好」,雖然她知道此舉有很多未知風險,但她更明白女兒的性格,「只要適合她的就是好」,沒有太想後果,不然一輩子也會被框框荂C 接觸社區大自然 導師教解難 Gap year(敢動年學習計劃)主張讓小朋友暫時休學一年,走出傳統課室,接觸大自然或社區,甚至讓他們出國流浪兩星期,令他們在「大課室」中學習。課程由富組織訓練活動經驗的人生導師編排,內容可上天下海,主要開闢孩子眼界及訓練其解難能力,如孩子碰到難題,導師不會主動介入,而是先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再從旁指導。近年摒棄傳統學校教育的香港家長愈來愈多,教育局去年10月透露本港home schooling的個案有25宗,至今累計達34宗,他們大多批評學校所教的程度太深,課程內容刻板沉悶,令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故以行動證明小孩不上學也能學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