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省河源被認為是粵東北交通樞紐。隨社會發展及城市化程度上升,河源面臨環境問題。除上文的空氣污染,水質也因開發而受污染。位於東江中上游的河源,市區87%面積屬東江流域,佔東江總長度超過45%。空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會透過雨水溶解到水中,影響香港、深圳等多地飲用水。
處東江中上游 影響港食水
河源的東源縣擁有全省最大的稀土礦藏,吸引不法商人非法開採,屢禁不絕。2008年,村民反映非法採礦造成當地水稻失收、塘魚死亡,更佔用村民灌溉農田的蓄水塘來「洗礦」。「洗礦」即以水浸泡礦石,再從溶液中提取有用的成分,礦石中多種放射性元素更可能會滲入地下或排入東江,嚴重影響水質。河源市政府雖然曾發起大規模的整治非法採礦行動,但村民說部分地方有礦主轉為夜間作業,或與官員勾結,避開整治行動,情G無法改善。
產業轉移擴污染範圍
廣東省於2000年代曾推行兩輪產業轉移,惟工業廢水排放量不減反增,珠三角區內水污染問題依然嚴重。有環保專家認為,產業轉移只是將污染範圍擴大,而河源就是受害地區之一。
乏有效政策規管港企排污
廣東水污染問題,其中一大原因是大量港資企業的排污,但港府對有關問題一向不太關注。專家指出,香港政府曾推出「清潔生產伙伴計劃」,協助珠三角港企節能減排,但政策有漏洞,成效不大。東江深受垃圾污染及水土流失影響,有本港大學生2009年到東江源頭江西尋烏縣考察,發現僅源頭湧出的水能保持清純,沿河而下數公里以外的河水已變成黃泥水。
■相關概念
空氣污染(air pollution)
環境影響(environmental impact)
影響評估(impact assessment)
社會壓力(social pressure)
多層思考
1. 根據以上資料,河源民眾抗議的原因是什麼?政府有何回應?
2. 以河源為例,指出內地部分環境污染問題未得以改善的原因。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時事議題﹕霧霾 哪堥荂H〉,《明報.通通識》,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