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醫療系統為公私營服務互補機制。公營醫療即醫管局現時管理的42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7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共提供27,440張病H。隨茪H口老化,公營醫療系統超出負荷,公私營醫療失衡。 政府推出醫療改革,提出包括自願醫療保險、進行醫護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發展支援私營醫療保險及醫療服務的配套、購買私營服務以改善和增加公營醫療服務等措施,鼓勵更多市民使用私營醫療服務,減輕公營醫院的負擔。 政府稱市民普遍支持透過引入自願醫療保障計劃,提高市場透明度,促進競爭,近年社會亦曾多番討論自願醫保。由於私營醫療比較昂貴,自願醫保的目的是透過參加市民的供款,以「集資」的形式,讓參加者可以選擇能夠負擔、物有所值和有質素保證的私人醫療保險及私營醫療服務。 議員:癥結在資源分配不均 不過,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認為,現時本港醫療制度的最大問題在於資源分配。他解釋醫管局成立之初,乃按各區人口分配資源,較少人口的區域分得的資源會較少。但隨茠懋|發展,各區人口分佈改變,惟醫管局沒有調整資源分配方式,導致分配不均。梁家騮舉例,九龍東、新界西等地區的資源缺乏問題最為嚴重,「假如九龍東佔整體資源分配10%,當該區缺少3個醫生時,便要待整體醫生數目增加30名才可獲分配3名(10%)」。 ■相關概念 醫療服務(medical services) 有限資源(limited resources) 互補(complementary) 多層思考 1. 試分析現時香港醫療系統的問題及其成因。 2. 綜合以上資料,你認為協作計劃多大程度對解決香港醫療系統問題有幫助?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3區7500門診病人分流私營〉,《明報》,2015.01.21 2. 醫院管理局,「公私營協作計劃」專頁﹕www3.ha.org.hk/ppp/homepage.aspx?lang=tch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