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
近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新聞不斷出現,雖然並非轟動的新聞,但也反映了一些經濟及政治全球化的情G。
盟友轉 美外交吃敗仗
亞投行其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4年提出的「一帶一路」理念有淵源。習近平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單點說就是政治全球化的區域性合作,廣結盟友,維護國家安全和資源合作。要合作,當然要基建先行,包括公路、高鐵、港口、油管等,所以必須透過融資籌備資金。
理論上,國家可以找世界銀行融資,但眾所周知,世界銀行的借貸條款苛刻,而且由美國主導,申請結果有時亦難免有政治考慮。所以習近平在2013年已表示要成立亞投行,自行融資,總部在北京。
亞投行雖然專注在亞洲,卻引來其他國家的興趣。英國起初表示考慮加入時,其盟友(或盟主)美國認為不適合,亦有輿論質疑英國「媚華」。美國的考量可能是亞投行有機會與世界銀行抗衡,威脅美國的領導地位;不過英國最終力排眾議,今年3月決定申請加入。此言一出,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士、奧地利等歐洲國家相繼申請加入,更產生漣漪效應,澳洲、韓國等都改變初衷,由拒絕加入變成考慮加入,弄得美國在國際外交上彷彿吃了敗仗,更有論調指美國亦應考慮加入。
歐亞經濟愈趨緊密
其實,國家的出發點都是自己的利益,雖然歐洲與亞洲有一定距離,但在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各地域的合作和連繫愈來愈多。隨茪什瞗B印度等崛起,亞洲極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所以,單因為盟友美國的緣故而放棄與中國合作,其實等同自我邊緣化,放棄未來經濟合作的機會,蚢磥ㄣ慼C
事實上,中國一邊說「美國是領導者」的時候,另一邊卻漸漸擴張勢力。在國際社會中,將自己孤立並無好處。「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即使未來真的要與美國抗衡,亦要按部就班,由附近的亞洲開始,漸漸拉攏其他區域盟友,才能更具基礎地立足全球。
文﹕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劉錦輝老師
■相關概念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sation)
區域性合作(regional cooperation)
政治全球化(political global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