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6歲的Tom育有18及12歲的兒子,及一名13歲女兒,他早年與妻子離婚,在家施行嚴厲管教,威迫利誘和說教後兒子如仍不改過,便以藤條、木板打屁股等「家法伺候」,長子因此報警,將他送上法庭。最終家長課堂令Tom反思管教法,「以前太惡、太專制,搞到同兒子關係咁僵」,現在他對子女的期望由成績好變為開心,發怒次數大減。
子被打報警 關係變疏離
5年前長子不做暑期功課,Tom說教不果,用鐵間尺打其手心,兒子報警,Tom被控虐兒,要守行為一年,兒子則搬往與母親同住。隨後兩年,父子沒見面沒通電話,Tom輾轉得知兒子沉迷上網,自責無法為他提供完整家庭,遂送他到澳洲,與教子有方的姑媽姑丈生活。兒子在澳洲3年,只短暫回港一次,但父子倆「無偈傾」,Tom連兒子在澳洲的電話號碼也沒有,現仍在期望跟他修補關係。
現求子女開心 不求成績好
Tom現在女兒及孻子同住,他說過去管教孻子也「打得好重手」,曾一周打他2、3次,但大半年前Tom參加基督教優質家庭教育中心家長課堂後,便再沒打兒子,「老師的分析令我反思,究竟對子女有何期望」。過去他想子女成績好、有份好工作,但好工作、好生活核心都是希望子女開心,「家庭關係咁緊張,仔女點開心呢?」
現時子女若不聽話,Tom會跟他們「坐低慢慢傾」,更利用WhatsApp與子女溝通。兒子若不做功課,他會告訴兒子快點做完功課才可早點休息;以往女兒想與母親同住,Tom會不悅及擔心,曾發脾氣對女兒說「你去同媽咪住就唔好再返嚟」。現時他理解女兒「有時都想同媽咪傾吓心事」,擔心女兒時便派孻子作「密探」向他匯報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