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父母「勞氣」管教子女隨時火加油,有輔導機構稱,部分家長教訓子女時情緒失控,聲言斷絕關係,甚至叫子女去死,亦曾有父親盛怒拿菜刀斬門,令兒子嚇呆,事後一家人都要接受心理輔導。社工及臨H心理學家提醒,父母粗暴管教會令孩子失去安全感,或有樣學樣,以暴力解決問題。
明報記者 田青青 鄭宏禮
向晴軒小耳朵兒童輔導服務註冊社工阮淑慧說,家長對子女人身攻擊、講粗口或說晦氣話,如「我唔要你了」、「你永遠都唔好再返薄v,對子女的傷害不亞於出手打他們,子女會失去安全感,難與人建立穩定關係。她過往接觸的親子衝突個案中,約七八成家長曾情緒失控,近三成會用傷害語言來罵子女,約一成會動粗。
青協親子衝突調解中心單位主任凌婉君表示,中心去年接獲逾150宗求助,過往平均每年升幅為15%。有小學生未能於指定時間內做完功課,母親便認為兒子偷懶,將其書包、書本及校服等全扔入門外垃圾桶,大罵「你以後都唔使返學」;事後社工發現其子其實是不懂得做功課,調解後該母親知道要控制情緒,也為兒子報了補習班。
凌補充,部分家長會在眾人或親朋戚友面前大聲責罵子女,令外人在不完全了解事情時加插評語,激發孩子的情緒;曾有子女老羞成怒打父母,亦有個案離家出走。
對家庭失安全感
凌續稱,有些家長會叫子女去死、或聲言斷絕關係,這會令子女覺得父母極端,對家庭失去安全感,「部分青少年真的會思考自己死了是否可解決問題,付諸行動」。
臨H心理學家葉妙妍說,近年向她求助的家庭衝突個案顯著上升,曾有一對脾氣較暴躁的父母,平時常打罵初中兒子,一次因兒子在學校與人打架或面臨處分,父親情緒失控,在家中衝入廚房拿菜刀,斬在廚房門框上,兒子當場嚇呆。事後父親自覺不妥,加上妻子也常發脾氣,故一家三口齊齊尋求輔導。葉指暴力管教會加劇衝突,「有可能打仔變打架」,子女亦會潛移默化,用暴力解決問題。
專家:避免妄下判斷批評
凌婉君建議,容易情緒失控的父母可參考「紅黃綠三部曲」,「紅」即是「停一停、諗一諗」,子女哪堸翕糷F、現在是否能冷靜處理;「黃」是雙向溝通,父母道出期望,也聆聽子女遇到什麼困難;「綠」是一起找出解決方法。
小童群益會成長發展中心主任鄭惠君建議家長借助壓力球等小用具紓緩壓力,並用「『我』的信息」跟子女溝通。「『我』的信息」是從家長自己的角度出發,只描述事實及自己的感受,避免下判斷批評子女,例如發現子女未做完功課,與其認定子女「懶惰」、指摘「你又偷懶唔做功課」,不如說「我見你做功課做了這麼久,擔心你好夜都無得唌v,鄭指家長從「我」出發,子女既難以挑戰,也避免突顯「我」與「你」的對立,表明是與子女站在同一邊,而非對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