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沙甸事件」,解放軍和回民均死傷慘重,解放軍在沙甸附近的開遠市修建烈士陵園,並建紀念碑緬懷烈士。「沙甸事件」在1979年獲中央重新定性「平反」後,回民亦獲准在沙甸和周邊多個「平叛」的回族聚居地建碑紀念,可是這些紀念碑上不能刻漢語的「烈士」,只能用「舍西德」(阿拉伯語音譯,意為「殉教者」、「烈士」)代替,碑文上均將事件罪魁禍首集中指向林彪、「四人幫」。每年的回族開齋節,沙甸都會有逾萬回族人到紀念碑下祭奠他們的「民族英雄」。回漢兩個民族各建烈士紀念碑,也意味茈螫琤椄犎M裂痕不是那麼容易被撫平。明報記者
1980年,被炸猁漕F甸大清真寺得以重建。「沙甸事件」紀念碑在沙甸則有兩座,其中後山腳的老碑建成於1980年代,再往前約300米,在山腰的新碑則是在1989年建成,均寫荂u沙甸事件舍西德紀念碑」的字樣。新碑一般又被當地回民稱為「沙甸烈士紀念塔」,補刻了當年的遇難者名單。「舍西德」是伊斯蘭教對所有為安拉之道而獻出生命的穆斯林的尊稱。
每年萬人集碑前 悼「民族英雄」
當地回民表示,該處是戰鬥最慘烈的地方,有114個回民在該處「英勇犧牲」。紀念碑前沿山坡而上的114個台階,就是為緬懷該地犧牲的114名「烈士」。每年的開齋節都會有逾萬民眾到紀念碑前,紀念「民族英雄」。
目前在沙甸、新寨,甚至是開遠市的大清真寺內,都有「沙甸事件」的紀念碑,碑文中都詳細介紹了「沙甸事件」的經過,但無一例外,都是按照官方口徑,將事件責任歸咎「文革」中的極左派,並稱平反後沙甸「各項事業興旺,民族和睦,軍民團結,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回族學者馬雪峰表示,沙甸事件目前有很多信息仍未公開,雖然中央後來平反了,但是官方也一直不允許宣傳。即使是允許回民自建紀念碑,也不允許稱為「烈士塔」,「因為跟解放軍打,到底誰是烈士?這說不清」,他說,最後雙方達成一個協議,塔還是修建了,但只能口頭上稱「烈士塔」,而且政府也不太喜歡外人去參觀。
有當地的回民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年建紀念碑的時候,政府就是想告誡大家,遇事不衝動,不要做過激的事情,一定要配合政府,「就是要提醒大家,過去曾經吃過那麼大的虧,以後大家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要好好活下去」。他說,改革開放過去的30多年,意識形態也沒有人去管了,只要經濟能發展,這些都沒有人管,大家都在拚命考慮溫飽問題。
回民眼中抵抗侵略 被指叛亂
他說,當年建碑的時候,外面(非回族)的人對此很迷惑,究竟是算叛亂還是算抗擊侵略者,「國家是給平反了,但是在潛意識堙A哪怕是說獨立,大家都知道假的,哪怕被扣帽子,但是確實是和中央政府對抗了,給叛亂的人立紀念碑,這個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我們當地人稱他們烈士,烈士是什麼意思,那是抵抗侵略!現在就是把對立面搞到『四人幫』那去」。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79年2月,中共雲南省委和昆明軍區黨委經中央批准聯合發出通知為1975年發生的「沙甸事件」平反,檢討錯誤,並推翻之前將沙甸事件定性為「反革命和叛亂」的結論,同時釋放被捕的回族民眾。1987年8月,中共雲南省委再發出補充通知,為「沙甸事件」徹底平反。官方在宣傳中稱,沙甸回民稱「沙甸事件」的平反為沙甸的「第二次解放」。
通知稱,「沙甸事件」是地方推行林彪、「四人幫」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結果,釀成「沙甸事件」的罪魁禍首是林彪、「四人幫」,要把千仇萬恨都集中在林彪、「四人幫」身上。通知還稱,中央的指示是正確的,責任在於當時中共雲南省委主要領導人。
禍首書記猝逝 「真主安排」
而主動參與和一手炮製「沙甸暴亂鎮壓」的雲南省委書記周興,則在平亂後的1975年即已病逝,在「沙甸事件」平反後,當局並未追究其責任。不過當地回民則一直傳言,指周興是在事件後自殺身亡,而非官方所說因病在北京逝世,認為這是「真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