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昔日明報]

 
副刊
 拆解糖衣陷阱 多吃苦瓜 控制血糖

早餐一杯奶茶,午餐一杯凍檸茶,是不少港人的生活寫照,而小孩子愛喝汽水包裝果汁也是常態。然而,這些飲品大多都含有為數不少的糖,隨時令糖分攝取量超標;以代糖替代砂糖,看似解決之道,卻又帶來另一個迷思。

一直以來,大家對脂肪的防備較大,例如看到肉上的肥膏和外皮都會去掉,惟對糖分的警戒性卻不太高。雖然糖分是身體必須的養分,但攝取太多卻會有礙健康,例如導致蛀牙及體重增加,繼而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其他疾病的風險。

世嶺痁陷謅祪}分攝取

事實上,世界壎芠梒斑怐颸K修訂了2002年頒布的成年人每日糖分攝取量建議,由少於佔總熱量攝取的一成,減至百分之五,即由每日五十克減至廿五克。然而,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調查顯示,很多包裝飲品的糖量絕不能小覷(見附表),除了一向也被認為無益的汽水外,果汁及豆漿等糖量也不低,喝一瓶糖量可能已經「爆標」。

註冊營養師陳勇堅指出,甜味是自己的味覺和習慣,個人不能靠味蕾量度糖分多少,例如在茶餐廳飲奶茶咖啡,落一兩茶匙糖就夠,但一盒檸檬茶就已經有六茶匙糖。飲品的熱量主要是來自糖分,含糖量高即等於熱量高,飲得多就可能會引致肥胖。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其中之一,而糖也經常與糖尿病劃上等號。雖然這未必完全正確,卻也不能否定兩者的關係。

吃糖致胖可引發糖尿病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李家駒指出,健康正常的人不會因為攝取過量糖分而患上糖尿病,但進食太多糖可引致癡肥,而癡肥正正是罹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有個大肚腩的中央肥胖。他解釋,積聚在腹部的脂肪會分解出大量游離脂肪酸,令身體產生胰島素對抗性,導致肝臟無法儲起血液中的糖分,由於「身體唔識得處理糖分」,於是糖分便積存於血液中,繼而破壞全身的大小血管,引起中風、心臟病、腎衰竭及視力受損等等併發症。所以,經常食糖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其引起的體重上升,卻可誘發糖尿病出現。

代糖安全惹爭議

代糖,似乎是一個解決「糖危機」的好方法,但代糖的使用一向備受爭議,而最近《自然》雜誌發表的研究更發現,代糖有可能令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劇。

有關研究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進行。研究人員把三款最常用的代糖,包括糖精(saccharin)、蔗糖素(sucralose)及阿斯巴甜(aspartame),加入水中餵飼老鼠,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發現牠們的腸道益生菌組合出現改變,導致血糖水平上升,而只喝加了砂糖的水或清水的老鼠,則沒有上述情況。

研究員之後進行人體研究,結果在400名志願者身上發現,常吃代糖者的腸道益生菌組合,與不吃代糖者確有明顯差別。他們更找來七名一向不吃代糖的成年人,讓他們連續一周大量攝取糖精,於實驗第四天,他們的血糖水平已大幅上升,腸道益生菌組合亦改變,結果與飲代糖水的老鼠相似。

逐漸減少吃糖量

李家駒稱,今次的研究顯示代糖會影響腸道正常的益生菌,令腸道對糖分的新陳代謝和平衡出現改變,值得各界再次思考代糖的安全性,但今次的人體實驗規模始終比較細,暫時難以下定論。他指,過去亦有研究指,部分代糖在動物測試顯示有致癌的風險,因此美國一直禁用某些代糖,但這些動物測試所用的代糖量相當高,而常人食用量相對少得多,會否造成同樣影響仍未有定論。

不過,他認為,從糖尿病患者的角度來說,「糖是最差的」,因為病人身體不懂得適當處理糖分,攝取的糖分會對病人健康造成直接損害,因此食用無熱量的代糖相對較好。陳勇堅則稱,代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適應及改變飲食習慣的一個好幫手,患者想喝甜飲或甜食時,改用代糖能減少真糖所帶來的影響,而患者可逐漸減少用量,例如由兩包糖減至一包,最終目標是不放糖也能接受。他強調嘗甜是習慣,並非不能改變,但要由「好甜」立即變為「唔甜」則不容易,代糖可以作為過渡性的替代品,適應後便毋須再用。除了控制糖量攝取外,多吃菇菌、苦瓜、番石榴葉及洋b等,都有助控制血糖水平。

留意食物標籤

市面的包裝飲品林林總總,如何才能避開高糖飲品的陷阱?陳勇堅指出,市民可能多留意產品的營養標籤成分,盡量選擇含糖量低或無糖的水和茶等飲料,飲用前可留意以下幾點:

不宜喝掉整樽飲品:很多飲品上標示的營養成分,是以100毫升為單位,含糖量五至六克看似不高,但一樽飲品可能是500毫升,飲用一樽其實已喝下三十多克糖,接近每日攝取量上限,所以未必需要整樽全部飲下。

低糖應少於五克糖:對於「低糖」、「少甜」等聲稱亦要留心。

根據規定,聲稱是「低糖」的食物或飲品,每100克不能含有超過五克糖,而「不含糖╱無糖」就不能超過0.5克糖。至於「少甜」、「微甜」、「無添加糖」只是宣傳語句,不被視作營養聲稱,亦不受營養標籤法例規管。

能量飲料糖量高:另方面,近年流行的運動補充飲料,熱量和含糖量都不容小覷。陳勇堅稱,如非進行劇烈或長時間運動,一般飲水已經可以補充汗水流失的水分,反而飲用太多補充體力的飲料,攝取的熱量可能多於運動的消耗,結果不停做運動但體重卻不降反升。

早用藥 病情早受控

糖尿病是常見的長期疾病,本港估計約有一成人患有糖尿病,即約有七十萬名患者。世界壎芠梒揮騛w測,十年後亞洲將會是糖尿病患者的集中地,單在中國及印度的患者便將大幅增加至近一億七千萬人,佔全球患者數目一半以上。

李家駒指出,本港的糖尿病患者九成七屬於二型糖尿病,大多是由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引起,少數則有遺傳因素。過去亞洲地區的糖尿病發病率較低,主要是源於肥胖人口較少,但其實若以同一身高體重比較,亞洲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較西方人高,因此若肥胖人口持續增加,預料糖尿病個案也會急增。不過,由於糖尿病初期無明顯徵狀,很多病人未必知道自己患病,以致只有約一半患病有接受治療和跟進,而有些病人更會抗拒食藥,原因竟是「一食就要食一世」。

李醫生強調,愈早發現及治療糖尿病,病情會更易受控,例如初期可以透過減肥及調整飲食控制血糖水平,但糖尿病始終是一種不斷進展的疾病(Progressive disease),胰臟會因為身體出現胰島素抗性而需要額外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胰臟功能逐漸受損,「大部分病人求診時,胰臟功能已經無髐@半」,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胰臟功能會以每年5%的速度減退。因此,愈遲開始用藥,病情便愈難受控,最終要服用的藥量需更大,反而早些用藥有助減慢胰臟功能下降的速度,對病人更有好處。

 
 
今日相關新聞
拆解糖衣陷阱 多吃苦瓜 控制血糖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