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年僅21歲的港菲混血兒譚穎倫,2歲時聽到《帝女花》後即與粵劇結下不解緣,3歲便在兒童粵劇團學藝公開表演,他曾因酷愛粵劇被同學嘲諷是「外星人」,孤獨度過童年,加上演出練習頻繁,不下一次打算放棄粵劇,惟最終自覺無法抽身這門藝術,中學畢業後毅然成為全職粵劇演員,下月農曆新年間他將作為14名新秀之一,在高山劇場的西九粵劇新星展演出。 譚穎倫(Alan)的父親是港人,母親是菲律賓人,均沒粵劇背景,但他2歲時聽到爺爺播放《帝女花》即表現雀躍,遂被帶到兒童粵劇團學藝,3歲起已登台公開演出,持續至今,曾與粵劇名伶阮兆輝在紅館同台演唱。 3歲起演出 曾與阮兆輝同台 「童年時我連《高達》、《數碼暴龍》這些動畫也沒看過。」童年時,譚穎倫放學回家不是看卡通,而是看黑白粵語長片;乘車時耳機聽茠滬絳痋A不是流行曲而是粵曲,但他就是無法感染身邊同學, 「一個都沒來捧我場」,中學階段還被同學譏為「外星人」,令他一度在校內隱藏興趣,加上當年朋友圈子全在粵劇界內,同伴普遍比他年長20、30歲,他坦言感到孤獨,卻會藉演出悲情粵劇宣泄負面情緒。 白天上學晚上登台 兼職侍應買戲服 中三至中六期間,譚穎倫放學需馬不停蹄到長洲等地演棚戲,至深夜才乘船回家,休息2、3小時就要起H上學,如斯生活持續多年,現時每月平均有10多天要演出,高峰期更多達25天。他承認,曾多次辛苦得想放棄粵劇,惟有感付出無數光陰練習,手上累積的數百件戲服總值數十萬元,全是他演戲和兼職任侍應掙錢買回來,才令他改變初衷。譚除了自中四起到各中小學推廣粵劇文化,去年又與在行內認識的8名青年組成粵劇組織「八寶範」,在社交媒體推廣演出。 西九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認為,自回歸後,公眾偏愛本土文化,加上政府增加投放資源和配套,本地粵劇發展正處於中興階段,「10多年前,行內無人相信有年輕人入行,擔心青黃不接,如今卻湧現50、60名後起新秀。」西九於下月21日(年初三)至3月2日,一連10日在高山劇場新翼舉行「西九戲曲中心粵劇新星展」,包括譚穎倫等14名新秀「擔正」演出,由粵劇名伶羅家英任指導,茹國烈稱:「文化遺產不是靠一個物件延續,而是靠人去傳承。」 明報記者 余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