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公立普通科門診長期「排長龍」,醫管局去年7月起在黃大仙、觀塘及屯門3區試行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分流慢性病人到私家市場,至今病人參與率約有一成半到兩成,醫管局按此推算,一年有7500名病人受惠,計劃將於年中檢討,期望能擴至全港18區,並研究是否提高資助額。 近兩成病人參與 高於預期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稱,計劃原定在試行3區邀請約5萬名高血壓及糖尿病人參加,至今已向1.8萬名高血壓病人發邀請信,整體參與率約一成半至兩成,高於預期的一成,下一步會開放予糖尿病人參加,預計整個計劃可吸納7500名病人,盼在未來數年把計劃擴至全港18區。 醫生方面,醫管局已發出逾380封邀請信,至今有88名、即約兩成私家醫生參與,與病人參與率相若。張偉麟解釋,計劃初期反應不高,現時已有改善,近一兩個月接獲較多醫生報名。 在彩虹h開診所、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李信昌認為,至今接收40多名高血壓病人,仍有空間再多接40人,但他說診所仍有藥物、人工等成本,認為資助額有上調空間。 在計劃下,病人每年最多可求診10次,每次只需付「公院價」45元,醫管局則向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每年資助最多2258元,即每次225元,資助額低於公立普通科門診每名病人每次看症成本(300元)。張偉麟稱,醫管局乃按市場價格制訂資助額,與公立醫院診症成本是「蘋果同橙」,兩者不能比較,但他指出,今年中會做中期檢討,會考慮是否調整資助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