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英德傳媒周四齊聲指,巴黎恐襲不能遏止言論自由與寬容。在巴黎《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發生驚人的恐怖襲擊事件後,英國報章齊聲力挺,呼籲法國同業不要收歛挑釁精神,但亦促請當局對冒起的反伊斯蘭情況和極右勢力作出應對。
英國《每日郵報》和《每日電訊報》頭版刊登兩槍手以槍指向一名躺在行人道的警員之圖片,並以「自由之戰」為標起。《泰晤士報》在頭版以「攻擊自由」為題,至於《衛報》則稱之為「襲擊民主」。
《衛報》在社論中為《查理周刊》刊載被指褻瀆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作辯護,指法國人對關於冒犯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社論指出,激進人士不時會嘲諷假道學的基督徒,就如同《查理周刊》亦這樣做,但並沒因此厚此薄彼,更尊崇其他信仰。
《泰晤士報》的社論則強調,新聞工作者必須有表達自由,儘管那可能會開罪他人,並指《查理周刊》或許是一份別樹一格的刊物,其新聞工作者展現出勇氣,其享有出版自由是毋庸置疑的。社論又為《查理周刊》批評伊斯蘭分子辯護,說「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是查理」。社論並警告總統奧朗德,以暴勿暴可能令到自己處於極右的壓力之下。
另外,德國之聲亦發表評論員克里斯托夫——哈塞巴奇(Christoph Hasselbach)的文章稱,巴黎襲擊事件將進一步激化有關伊斯蘭和難民的激烈爭論,但決不能讓這一事件影響到我們的自由和寬容。文章稱,是否允許一份雜誌對宗教及其聖人進行搞笑?當然可以,只要符合所在國的法律規定。《查理周刊》經常惡搞教宗,甚至還為此和一個基督教組織對簿公堂,並最終勝訴。基督教徒大可對蔑視教宗的諷刺作品暴跳如雷,但他們必須忍受。
文章稱,在這個問題上,政府也不能出手干預。2006年,時任丹麥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拒絕通過立法的方式禁止這些所謂「褻瀆神靈的表現方式」,這是完全正確的。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必須能對此容忍。而且一個國家必須期待所有公民都能表現出這種忍耐。
文章又指,毋庸置疑,實現社會共存並不容易。正因如此,保持冷靜才更為重要。是的,這次令人震驚的襲擊事件侵犯了我們的自由,絕對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其辯護。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允許我們的寬容精神為此受到哪怕一丁點的損害,或者對和平共存的模式表示懷疑,這些做法都毫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