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議題﹕私營航天屢遇挫
【明報專訊】21世紀新趨勢─私人太空競賽
太空總署外判政策
過往發展航天科技多由政府主導,踏進21世紀,私人企業涉足太空科技工業。面對財赤的美國政府希望透過資助私人企業加入航天科技發展,減低國家的財政壓力。2010年,美國白宮提出「太空的士」(space taxi)方案,將太空船製造管理外判私人公司。美國太空總署批出「太空的士」合約,希望不需再依賴俄羅斯的火箭,改為租用私營太空船送太空人升空,一改過往由NASA送美國太空人升空的角色。但私企太空船意外不斷,引起不少關注和爭議,也有指此舉將損害美國在航天科技的領導地位。
天體軌道科學公司事故
天體軌道科學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2014年1月起曾進行8次國際太空站補給任務,10月28日負責運貨的「心宿二」(Antares)無人火箭,在升空約10秒後爆炸,雖無人傷亡,但火箭連同運給太空站的補給品和器材報銷,損失至少15.6億港元。
維珍銀河爆炸事故
維珍航空2004年成立子公司維珍銀河,專營太空旅遊,並成為第一個獲美國聯邦航空局發出試飛許可的公司。維珍銀河希望以太空船載客至地球亞軌道(註),讓乘客體驗無重狀態及從大氣層邊陲一覽地球美景。2014年10月31日,旗下「太空船2」號(SpaceShipTwo)首次採用新款塑膠混合固體燃料,作最後階段測試時發生嚴重空難,兩名機師1死1傷。維珍集團主席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社交網站Twitter表示「太空之旅縱然艱難,但值得。我們將持之以恆,繼續攜手向前」。
註﹕亞軌道飛行(suborbital flight)不是指一般的國際軌道和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漫遊,而是剛剛脫離大氣層進入太空邊緣,距地球35到300公里的高空飛行
◆爭議
(1) 意外阻礙發展新航空科技
連串的航天意外惹來不少爭議,對於太空商業旅遊,業界不表樂觀。維珍銀河顧問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資深分析家布萊茲(Michael Blades)認為「恐怕以後10年太空旅遊載客都不會成事」,且太空旅遊發展將會大倒退,嚴重影響業界吸納投資發展航空事業。對於美國政府將太空事業外判,有反對者認為無法保證太空船安全穩定,直接影響美國在太空科技領域上的領導地位和航天發展。
(2) 形成私人太空競賽
自NASA「太空外判」後,不少私營公司欲爭一席位。由於美國政府債台高築,私企只要有足夠資金,就可越過政治門檻建立自己的太空計劃,載運各種貨物或儀器到太空。有評論認為太空外判造就私企進軍太空,形成新的太空競賽。
波音公司(Boeing)長期主導美國航天產業,然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以年輕公司形象成功挑戰波音,成為第一家向國際太空站運送物資的私人企業。2014年9月,SpaceX更獲NASA的26億美元撥款,波音公司亦獲42億美元,希望在2017年底前研發出搭載7人的太空船到國際太空站。不過,由此也引起外界質疑私企發展太空旅行,會造成另一種「私企依賴症」。
(3) 私企太空船技術未成熟
私企太空船事故頻生,有分析認為私企在技術基礎、人才及基建運用統籌等仍有不足,或影響太空任務的可靠度。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曾有文件警告維珍銀河「太空船2」號並不安全,然而維珍銀河忽略警告,仍然讓它升空。國際太空安全促進會火箭推進器首席專家Carolynne Campbell直指「這次爆炸是預料之中,試飛的風險猶如俄羅斯輪盤賭博一樣」。
面對各界爭議,NASA負責人類探索與行動的副局長格斯登美爾(William H. Gerstenmaier)回應,天體軌道科學公司事故是罕見事例,表明在調查後會繼續委託該公司履行剩餘的任務。
(4) 減低成本 質素減半?
除了「太空船2」號,2014年8月SpaceX在試射時,同樣爆炸告終,兩間私人太空公司接連出事,令剛起步的商業太空計劃面臨重大考驗。私人公司的營運以盈利為前提,希望節省成本,以廉價取勝爭取合約,容易構成安全問題。SpaceX公司坦言目標是降低成本,「成本是決定因素,我們的成本比競爭對手低很多」。為了控制成本,SpaceX會盡量使用自製部件,減少判上判,並要求客戶先付費才會發射上太空,The Space Reporter網站指出,這意味SpaceX每一次的發射都是試射,安全成疑。
■相關概念
科學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
太空競賽(space race)
太空科技(space technology)
航天科技(aerospace technology)
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
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CNP)
參考資料
life.mingpao.com/htm/dl/20141120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