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沙中線土瓜灣站設計將因為保育遺蹟,可能影響通車日期,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指出,保育計劃應只涉及更改車站設計,未有影響最底層的隧道走線,若要趕及2018年大圍至紅磡段通車,可考慮「飛站」方案。有九龍城區議員批評,港鐵的考古工作未夠全面,擔心改動出口位置到鄰近新地方點,位置或同樣藏有未發掘古蹟。 港鐵考古隊在車站近北帝街出口及T1位置發現大量宋元古蹟,熊永達分析指出,大部分古蹟都距離地面不遠,不牽涉深入地底的隧道,若最終落實保育,相信不會對港鐵建隧道的工程有太大影響,而更改設計的責任便會落在政府手上,基於出口位置早年已經過多重諮詢,他憂慮改動設計會惹來批評,而政府亦要就改動重新刊憲。他又說,若港鐵希望能如期在2018年開通大圍至紅磡段,或可考慮「飛站」方案,下層隧道通車時,上面的車站工程相信可以繼續。 區議員憂改出口再發現遺蹟 民協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認同政府保育古蹟,但他指出,早前港鐵的考古工作僅沿北帝街出口的長型行人隧道位置作考古,未有就周邊土地發掘,其後行人隧道位置附近發現大量宋元遺蹟,或需為保育而更改行人隧道位置,但他擔心周邊土地同樣有古物,只是未被發掘,「到時改了設計又發現有遺蹟在地底,就有排搞」。他建議,政府現時應先擴大考古範圍,完成才再改隧道設計。 倡先擴大考古範圍 任國棟又提到,周邊的九龍城區民均相當憂慮車站延遲落成及通車,對他們生活很有影響,建議政府若有任何進一步新方案,應盡快向當區居民解釋清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