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其他新聞
教官師生互毆 中學生軍訓浴血
遼寧軍訓女生跳樓亡
航天局指衛星揭大麻田 公安部否認
中移動強制員工買4G手機
浙破可變色高仿假鈔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樓市震盪難免 救市當不得真

上海札記

高健 內地資深傳媒人

如今的地產市場與前幾年不同,每行事前或需問問吉凶。福建省住建廳擇了個「良辰吉日」8月8日,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因內容分八大條,外界稱「閩八條」。歸納提煉,「閩八條」主要看點有三:一、取消限購;二、鼓勵信貸支持買樓;三、調節土地供應。

限購政策本不該出台,如今多地樓市呈休眠狀,限購名存實亡,宣布取消僅為表態。當然,短期或略刺激前期累積需求,隨後效果料趨弱。

「閩八條」唱舊調難應急

房屋需求仍在,唯有效需求不足,首期比例和貸款利率「雙高」令百姓買不起樓。銀行若能出手,料能解當下之困。然樓市波譎雲詭,銀行哪有膽量開閘。再說,貨幣政策和窗口指導歸央行和銀監會負責,地方政府頂多呼籲一下,這條意見當不得真。

土地向來是房屋供應最初源頭。作為絕對和唯一的地主,政府不賣地,房屋供應必受壓抑。新增供給減少、回收未開發土地,均有助於減輕貨尾樓消化壓力,對樓價預期亦有利,惟藥效稍慢。當然,前提是地方政府「扛得住」,能借到新債還舊債。上面都是老調重彈,無甚新意。年初所料的三四線城市樓市遇冷、發展商資金承壓、房貸斷供,已擺在眼前。

一直以來,筆者看淡三四線城市樓市,主因當地經濟水平落後且缺乏流動人口。但最近有人拿戶籍改革、土地改革、城鎮化唱好三四線城市,世間的事,若都那麼簡單就好了。

一旦戶籍放開,人口流動怕難以控制,很可能跳過三四線城市,直接進入一二線城市。到時候,城市裏的人不肯出,農村的人硬擠入。失控的結果若只是大城市人口爆炸、三四線空城,怕都要阿彌陀佛。真要是遍地流民,樓市崩盤也只是芝麻綠豆。

樂觀假設人口多數成功流入三四線城市,肯定利好發展商,但未必利好百姓。若說商品房貨尾,初離土者無錢買,肯定需要國家出資——說到底還是「羊毛出在豬身上」,付費的人不是消費的人:要麼直接動用納稅人的錢;要麼讓發展商墊錢,再用別的利益補貼發展商,而這個利益必然源於百姓。若特意起樓安置離土農民,只有發展商獲利明確。惟若當地貨尾樓多,則必雪上加霜,甚至可能擾亂市場秩序;若貨尾樓少……嗯,你相信還有這樣的三四線城市嗎?別傻了,三四線城市樓市難免一波震盪,震後能不能爬起來的、多久爬起來,現在不好說。至於各項改革,本來就不是為解決樓市問題,最多順便保護一下國資背景大發展商而已。

 
 
今日相關新聞
樓市震盪難免 救市當不得真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