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若6月中旬仍未取得撥款,有60多個部門會受到影響,而首當其衝的除醫管局等,亦包括水務署、法律援助署,當中涉及支付東江水的開支,原訂6星期內應支付的法援金額亦需押後發放。消息指出,將透過調撥現金拉上補下,如政府租用房委會物業的辦公室,將會提出延遲交租,暫向房委會賒數。
4至5月紓困措施料受拖延
政府消息說,原定4至5月落實的措施,如長者醫療券增至2000元會受拖延;綜援出雙糧及公屋免租1個月亦可能押後。至於政府各部門若有維修等,本需向機電工程署繳交費用,據了解,機電工程署已答應政府可暫緩6至8月的費用,涉及款項以億元計算。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指出,立法會現有1.2億元儲備,足以應付秘書處3個月經常開支,但當中涉及議員薪酬和議員聘請職員的工作開支,則要由行管會決定是否可以墊支。他說政府暫停撥款給行管會,將導致立法會損失每月5萬元利息。
醫局或需借貸 研與政府分擔利息
醫管局表示,即使下月政府暫停撥款,醫管局也不會停止服務,以免影響市民。醫管局每月平均開支40多億,佔逾六成是員工薪酬,若政府暫停撥款,醫管局除了動用15億儲備外,還可以向銀行借貸,但會研究是否與政府共同分擔大額貸款的利息。消息又指出,財政預算案一日未獲通過,原定4至5月落實的措施,如長者醫療券由1000元增至2000元也會受拖延。
教資會:院校可動用儲備
教資會資助的高等院校也被政府「閂水喉」,教資會表示,6月份給予院校的撥款共涉12億元,若延遲向8所院校發放撥款,院校可動用儲備及流動現金,以維持正常運作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