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2009年展開自發現兵馬俑後第3次發掘工作,更開放予旅客在坑旁參觀。
放大
 

其他新聞
吳志森X通識﹕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集師廣益﹕由港鐵事件思考公營機構監管制度
試題拆解﹕港生不懂應付壓力?
當年今日﹕Edmund Ho elected Macao CE
教師為你評改答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各地處理文物例子

【明報專訊】城市發展與保護文物的衝突在全球也有發生,平衡兩者時需有歷史文化承傳的考慮,也有經濟考慮,政府有何對策?

◆內地

西安兵馬俑 邊發掘邊開放

有「世界第八大奇蹟」之稱、逾2200年歷史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一直是中國旅遊勝地。2009年,秦俑博物館考古隊發掘文物,該次發掘是自1974年發現兵馬俑後的第3次,而且「邊發掘邊開放」,遊客除了可一睹逾千兵馬俑,還可看茼狴j人員在現場的最新發掘,並有機會直擊彩繪「戰車」及「將軍」出土。遊客對發掘過程充滿好奇,在館內駐足良久。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吳永琪說,開放可讓遊客更好地了解文物的出土和保護。

秦始皇陵兵馬俑本來全身都是彩色,工匠先在陶體表面塗一層生漆,再覆以顏料,形成一層彩色的「漆皮」。但是在地下的2200多年間,陶俑經歷火燒、水浸,「漆皮」在出土後幾分鐘內就翹邊、捲曲、脫落,如何保持彩繪原貌成為難題。中國考古科學家經過與德國、瑞士等專家10多年的研究,保護技術已較完善,可在考古現場一邊發掘一邊保護。

西平鐵路穿越古城 堅拒停工

工程建設與文物保護之間時有衝突。2012年,連接陝西、甘肅兩省的「十一五」重點項目西平鐵路因破壞3000多年的甘肅涇州古城被喊停工,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和群憐h次反對工程無果,鐵路於2013年通車。內地學者姚遠撰文指出,鐵路建設再三破壞文物的現象提醒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建立鐵路建設和文物保護的協調機制,切實將文物保護納入鐵路規劃建設的前置環節。

廣州建地鐵 剷走古墓

2013年6月,廣州市蘿崗區來峰崗遺址考古發掘現場遭到破壞,尚未完成考古發掘的5座商代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墓葬被剷牷A已露面的先秦陶罐等文物被挖走。該處是廣州地鐵6號線地盤,由中鐵二局承建,中鐵二局最終被罰款50萬元。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名資深考古人員表示,這種開發商破壞文物的事情時有所聞,由於文物法的執法力度比較弱,罰款都不多。

◆外國

希臘鐵路化身博物館

希臘沉澱了深厚的西方文化和歷史,又是古今奧運發源地,2004年,雅典舉辦奧運,希臘興建奧運基建期間,不斷掘出許多壺、矛、神像以至上1800年歷史的羅馬古浴場等古物,考古學家乾脆把它們放在原處,作為市內新開發的許多細小考古地點。它們或被蓋上玻璃罩,或加建玻璃屋頂展覽,提供了一個個「新奇、免費的小窗」,讓人窺探長埋地下2500多年的希臘文明。

根據山地媽撰寫的網上文章〈鐵路地盤大考古 車站變身博物館〉,雅典有逾7000年歷史,古蹟文物多不勝數,地鐵地盤掘到遺址,雅典當局隆重請來大批專家考古,用6年時間掘出不同時代的街道、房屋、墳場、去水道、水井等。當局將市中心幾個較大的車站充當博物館,展出較重要和有趣的文物。國會地下的Syntagma站有一大幅玻璃牆,玻璃後面是地底橫切面,可以看到古代的去水道、房屋地基、鋪設街道的石頭、河H等。車站更闢出空間擺放玻璃箱,展出陶器、石柱、石碑等,車站亦因此成為旅遊景點,其餘文物則移至博物館及大學等展出。其他國家的城市如巴黎、布拉格、阿姆斯特丹、羅馬、墨西哥城等,都曾將建造地鐵期間掘出的文物,在建成的車站展出,既可發展交通網,亦可保留古物。

文物警示計劃

為引起公眾對受威脅古蹟的關注,以及宣傳保育,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特設文物警示(Heritage Alert)計劃,透過專家評估點出歷史古蹟的重要,以保護文物免被拆卸破壞。2008至2010年的最新報告涉及40個國家的文物,四川大地震後文物受災亦詳列當中。

文物警示可由各國民間團體申請主動提交資料,再由ICOMOS專家詳細審議,一旦通過,法國的秘書處便會將警示轉送全球所有專家成員,亦會透過年度報告發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立圖書館便在2009年獲發文物警示,以阻止在1924年建成的圖書館上加建破壞性建築物。

ICOMOS成立於1965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可的官方諮詢機構,目前全球約有1.1萬成員,專家來自文化遺產保育的各個領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考古 輕於發展?
時事議題﹕發展 vs. 保育
時事議題﹕各地處理文物例子
時事議題﹕考古 vs. 城市發展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