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的交通四通八達,公共交通工具種類多元、效率高,交通意外也較其他發達城市少。隨人口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鐵路、電車、巴士、小巴、的士和渡輪,每日載客量超過1200萬人次,近年交通擠塞、港鐵車廂擠迫等日益令市民不滿,車票價格卻有加無減,直接影響生活素質。
香港運輸政策
運輸政策指政府就交通事務制定與推行的策略,政府融合運輸及城市規劃,提供運輸的基礎設施,並通過收費、發牌、政策優惠和規管公共運輸服務等方式,調節運輸系統的供應與需求,以解決道路擠塞或公共交通脫班等問題,為市民和物流提供穩定而便利的交通服務,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香港的運輸政策以「鐵路為骨幹」,即優先發展鐵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小巴、渡輪、電車等屬輔助角色。
政府對巴士公司作出嚴格限制,不能任意增加車隊數目;開辦新路線、延長路線及增加班次時,須利用現有資源,即透過取消另一路線、縮短或縮減班次,騰出資源去改善服務。
■課堂討論
在香港,除了某些偏遠地區只有一種公共交通工具,大部分地方皆可選擇多種交通工具前往。在選搭交通工具時,時間、票價、方便度、舒適度、可靠度、環保,哪項是你的最主要考慮?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