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最近上映一套與愛滋病患者有關的電影《續命梟雄》(Dallas Buyers Club),馬修麥康納希(Matthew McConaughey)憑演活角色Ron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電影是真人真事,故事以Ron這名愛滋病患者的經歷為藍本,展現出他對抗病患的心路歷程及尋找藥物治療的經過。
Ron生於美國,是一個電力技工。1986年被驗出染上愛滋病,醫生更診斷他只能多活1個月,這個消息對Ron來說很難接受。他試過服用當時美國唯一認可治療愛滋病患的藥物,可惜未有成效。在絕望陰影籠罩之下,Ron沒有放棄自己,反而更積極運用餘下的時間找尋生存的方法。「馬死落地行」的他決定以身試法,到鄰國墨西哥購買美國本土未認可、稱能醫治愛滋病的藥物。Ron亦曾到日本等地走私美國本土未認可,但在國外用於醫治愛滋病藥物入美國,自己醫治自己。
為求生存 不惜犯法
當時他的價值觀已不顧慮是否違法,他的行為只為續命(life-oriented)。他質疑當時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只認可一種愛滋病臨牀藥物,此藥是否人人合用,成效也存疑。從病患者的角度,生命在倒數的他們已經沒有時間等待官僚體制(bureaucracy)出現改變。Ron認為FDA規定醫生只可用一種藥物治
愛滋病的做法,對自己及其他愛滋病人不公平,所以他即使犯法,也要為自己及同路人尋求希望與生存的機會。
起初Ron只是為自己續命而四出尋藥,後來成立「購物俱樂部」,為其他同病相憐者偷運藥物入境,亦為他人續命,當中不乏社會中較少被關注的人(marginalized people)如同性戀者、性工作者等。雖說藥物是不合法地帶入境,Ron的「購物俱樂部」亦有「良心」地道出免責條款﹕多次向客人強調服用這些藥物時,後果一律貴客自理。即使如此,「俱樂部」令不少人重燃生存的希望,Ron最後亦為自己續命了6年才離世。
患者心結:諱疾忌醫 歧視目光
在公共衛生的課題,疾病在每個年代都不曾缺席。就如Ron的故事背景、80年代開始出現「世紀絕症」愛滋病、2003年橫掃香港甚至全球的SARS、近年出現多次變種的禽流感(avian flu)、豬流感(swine flu)等。隨着藥物的發展,加上預防與治療方法也有進步,現在愛滋病已不再是絕症,最近更有新聞報道指有可預防愛滋病3個月的針藥面世。科技在進步,醫療制度也在各國起革命,反而是人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discrimination)目光或諱疾忌醫,才是較難打開的心結。
文﹕楊淑敏
■延伸閱讀﹕
Dallas Life Magazine封面故事,Ron Woodroof訪問,1992年9月﹕www.buyersclubdalla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