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又差不多到了公開試的季節,很多同學應該還在衝刺溫書吧,這數期專欄就談談考試常見的一些題型字眼吧,今次先談因素題與影響題。
想想答案的起點和終點
因素與影響這類題目其實是兩兄弟來的,很多時都處因果關係,但當然,這兩類題目有一定分別。我們作答時,應該想想答案所要求到的起點和終點。例如有人問到,什麼因素導致中港矛盾加劇,我們答案的起點就是找出不同方面的「因素」,進一步推論和透過事例作論證,從而抵達中港矛盾加劇這個可見的終點。因素都有不同層次之分,如直接間接、表面內在等準則,再以上面為例子,自由行旅客過多,影響民生是加劇中港矛盾的直接因素;維權人士被監控,政治自由倒退,加深港人對北京政府的反感,就是加劇中港矛盾的間接因素。
以不同準則評定影響
影響題的答法與因素題相當相似,同學作答時應細分不同方面,同時應加上不同準則作答題目,如正面負面、直接間接、長期短期,都是可用的不同標準。又設一個例子,最近有傳媒機構撤換高層或辭退主持人,對香港社會有什麼影響。最近的傳媒事件,對傳媒編輯自主和香港言論自由的環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長期而言會令香港市民的民意無法從主流媒體上反映,可能造成更大的管治困難,直接影響香港自由的環境,更可能動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同學切記準備充足,如知識方面的充實,對通識課堂學到的概念詞和社會時事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才可以發揮得自由自主,從而奪取佳績。因素題與影響題都是考試較常見的題型,相比起比較題與可行性、成效之類的題型,因素、影響題型都是較為容易作答和扣題。唯獨是同學在作答時應該細心構思作答的方向,緊記推論的起點和終點,寫下推論過程的重點,防止離題或結構散亂。
文憑試通識科5**的張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