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中國多個地區繼續遭遇嚴重霧霾,PM2.5指數直逼濃度限值。這讓人們再次爭論起春節是否該禁止煙花爆竹燃放。愈來愈多的民眾開始認同環保春節的理念,認為放煙花爆竹的年俗也得與時俱進。馬年春節,還有多少城市可以聽到鞭炮聲?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周六(25日),北京的1,178個煙花指定銷售點將正式開售。在北京海淀區的一個指定售賣點,羅浩(化名)已經備好了30多萬元的煙花爆竹。儘管進貨數量比上年減少了10%,但羅浩心媮椄O有些打鼓,因為最近在網絡上,呼籲春節禁放煙花爆竹的聲音不絕於耳。這也是2005年北京市取消煙花禁令後,羅浩頭一次開始擔心起銷量。
不久前,北京市政府發通知說,根據空氣重污染預案,春節期間,在發布紅色和橙色預警的情況下,全市範圍內實行煙花爆竹禁放。在剛剛舉行的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人大代表陳紹樞提出在城六區實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的建議。
千年傳統究竟該何去何從
中青在線所做的一項有關煙花爆竹的調查顯示,2,529位被調查者中有983位表示不會買鞭炮燃放。從禁放到解禁,再到今天眾多民眾呼籲禁放,煙花爆竹近10年爭議不斷,這項延續千年的傳統究竟該何去何從?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劉阿姨最近就因為要不要買煙花爆竹與老伴鬧了彆扭。劉阿姨一直等1月25日鞭炮開售,到時去置辦一些,不放鞭炮沒有年味。而老伴卻堅決反對,理由是放鞭炮影響空氣質量。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對於是否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就有過激烈爭論,只不過當時禁放的理由是基於安全的原因。北京市最早的禁令是1987年開始實施的《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暫行規定》,而在1993年又發布了《北京市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之後,對煙花的燃放,全國280多個城市給出了一致的回答:不能放。
禁令在民間引來了很多反對聲。哈爾濱市民鍾永回憶到,當時覺得聽不到鞭炮聲,都不像過年了。正因如此,燃放煙花爆竹的禁令並沒有起到實效,偷放增加了更多事故。
最終,哈爾濱、杭州、濟南等106個城市的禁令持續了短短數年就解禁了。北京在2005年也由禁放改為限放,但像廣州、深圳還一直保持虒T放的規定。
業內人士指出,當年禁放煙花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因為當時全國發生的煙花爆竹傷人事件較多,也考慮到節儉、移風易俗,才提議禁放煙花爆竹。而現在北京禁止燃放的灰霾應急規定,是出於對空氣污染的考慮。
記者了解到,2014年,除北京發布了應對灰霾天氣的有關規定外,杭州、濟南等城市也限制了燃放煙花爆竹的範圍和時間,一些民間組織也提出不燃放煙花或少燃放的建議。北京市人大代表陳紹樞稱,如果不禁放,到了春節期間,爆竹聲必定響徹京城,限放區形同虛設。
煙花爆竹導致污染濃度急劇攀升
不斷出現的數據讓禁放派理由更加充分。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工程師孫瑞雯告訴記者,從2006至2013年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來看,幾乎每年的除夕和正月十五夜間都會出現明顯的污染濃度高峰。
其中,除夕夜PM10的峰值出現在子夜0時到1時,全市平均小時濃度最大值可達到1,000微克/立方米,是除夕夜傍晚6時濃度的10倍。而元宵節PM10的峰值出現在晚上8至9時,濃度最大值947微克/立方米。
「煙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會導致短時的顆粒物濃度迅速增長。」孫瑞雯進一步指出,在人口密集和燃放量大的城市中心區等地污染值高,而人口稀少和位置偏遠的地區則較低。
以2013年的除夕夜為例,在房山良鄉和平谷鎮污染值超過了1,000微克/立方米,八達嶺和密雲水庫則低於50微克/立方米。
同時,燃放後污染物消散與當時的擴散條件也有關係,當擴散條件好的話,幾小時之內就能擴散,如果趕上不利的擴散條件,污染可能會持續幾十個小時,並且對沒有燃放的區域也會帶來影響。
除了北京,記者了解到,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在2013年春節期間對南京市城區的細顆粒物質量濃度的觀測結果顯示,年初一的凌晨與年初五的凌晨是集中燃放的高峰期。其中,年初一凌晨的PM2.5局地短時間濃度可達863微克/立方米,能見度僅為1.2千米。
而因煙花爆竹的燃放,當地空氣中PM2.5表現為強酸性。PM2.5的酸度愈高,愈會加重影響生態系統,而細顆粒物中的強酸性物質能長期懸浮在空氣中,造成大氣能見度降低,嚴重損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此外,國家安監局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張巖松告訴記者,鞭炮和煙花燃放時會產生大量煙塵,當中釋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有毒氣體,產生金屬氧化物等顆粒煙塵。這些氣體和煙塵瀰漫於空氣中,使空氣渾濁,同時還刺激人的呼吸道粘膜和眼睛,傷害肺組織,以致誘發呼吸道疾病。
同樣,在噪音污染上,有學者在2012年農曆除夕至年初一對西安市某處住宅區的噪聲污染進行監測,發現除夕子夜0時,室內和室外的等效連續聲級都大大超過了中國《聲環境質量標準》中一類環境功能區(民用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夜間45分貝的要求。
在「該不該放」的問題上,民俗專家艾君提出應該放到不同地域中去探討,與農村的地域寬闊和人口稀少相比,城市儼然不適合保留這個傳統。
國家安監總局危化司三處處長張興林表示,政府在這方面需要做出的是引導和倡導,而不是強制民眾不要燃放。
張興林指出,城市人口密集、車多、高樓多,空間較小,與之相比,農村地域開闊,燃放煙花的安全保障的確比城市好。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對於煙花的燃放應該加強安全引導。
消費者是否支持環保煙花
「我更關注怎麼放。」作為一名90後的大學生,王履冰卻有茼菑v的見解。
王履冰表示,自己每天看天氣預報的時候,都會有穿衣指數和出行指數的提示,如果能在煙花上建立燃放指數,對燃放行為和時間作指導,或者能讓燃放變得更環保些。
「去年就聽說有城市推出了這種燃放指數,但推廣的範圍並不大,若能在春節期間變成一種常態化的指數發佈,對民眾有一定指導意義,引導大家不要集中燃放,可以選擇更適合的時間點燃放。」不少專家也建議,各個城市可以嘗試公共性燃放代替家庭式燃放,這樣即能降低成本,又可以滿足賞煙花的需求。
在張興林看來,燃放煙花對於環境、空氣肯定有影響,煙花行業也需要正視這種影響,研究出新產品,替代煙霧大和煙花筒不能回收的傳統產品。
據了解,今年北京市煙花辦要求3家煙花經營廠商在各自產品中投放10%至20%的環保型煙花。然而,環保煙花真的就完全環保了嗎?張興林指出,環保煙花是近幾年剛剛提出,但國家還沒有制定出環保煙花的明確標準。
現在的環保產品主要是在藥劑方面的改良,比如某些藥劑可能會產生一些煙塵、二氧化硫等,環保煙花就是改造配方使煙塵釋放量和殘留物少一些。「至於什麼樣的煙花可以成為環保煙花,並沒有量的概念。現在公認的主要就是無硫、微煙的,這些就屬於環保。」
無硫產品雖然是一種改善,但對於無硫的製造成本,不光企業要承擔,連消費者也要支付比同響數產品高出3倍的價錢時,環保煙花還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支持?
銷售點的老闆羅浩今年進的貨物中有一半是環保煙花,羅浩表示,進貨量佔一半主要也是考慮到附近居民對環保的重視和需求。
記者發現,因為市區內的銷售價格高於周邊地區,因此,常有市民特地前往北京周邊地區採購煙花爆竹,這就導致了市場上總有清理不淨的死角,而這些地區售賣的煙花質量卻沒人能保證。在行業人員看來,不合格的煙花對人身安全和環境安全是一雙無形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