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網民瀏覽網頁時,網站經常會在用戶電腦內存取名為cookie的小型檔案(圖),使廣告商能追蹤用戶瀏覽喜好,發出針對個人的廣告。原來美國國安局亦利用cookie及其他追蹤用戶位置,鎖定可能入侵政府網站的黑客,意味網民不論何時何地都受到追蹤,根本避無可避。
網上廣告商沿用cookie多時,認為可方便消費者收取最可能有興趣的廣告資訊,但不少人指做法侵犯私隱。
網民日常接觸的cookie多屬商業用途,但斯諾登泄漏的密件顯示,國安局和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看中了Google的特定追蹤工具PREF cookie,這種紀錄不含姓名或電郵地址等個人資料,但包含數字代碼,能讓網站確認用戶瀏覽器版本。
國安局除了追蹤網頁瀏覽紀錄外,更可利用這些cookie,在大量互聯網數據中鎖定個別人士的通訊,再傳送軟件入侵其電腦。該文件並沒列出國安局如何取得PREF cookie及Google有否與當局合作,但另有文件顯示國安局可引用《海外情報監察法案》(FISA)取得cookie資訊,若當局以此途徑索料,企業根本無從阻止。國安局及Google均拒絕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