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病人中風後「黃金3小時」治療十分重要,但本港公立醫院治療中風的腦神經專科醫生短缺,不足60人。有見及此,中大與理大推出一個「遠程治療系統」,該上述專科醫生可以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在醫院外接收足夠資訊,如病人腦部CT掃描圖及病歷等,再透過視像程式察看院內病人情G,遙距作風險評估,決定病人是否進行溶栓治療,注入血栓溶解劑以助「打通血管」、溶解引致中風的血管血塊,令病人盡快得到治療。計劃去年5月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推行,發現病人康復率與駐院醫生診治相若,而獲此項治療的中風病人已增加3倍。 「黃金3小時」 決定是否溶栓治療 威院腦血管治療中心主任梁慧康指出,若病人在中風後3小時內接受溶栓治療,康復機會可提高三成至約40%,但溶栓治療有高風險,若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或用於嚴重中風個案,可能導致嚴重腦出血,故須經腦神經專科醫生診斷病情及評估風險。 他表示,全港公立醫院腦神經專科醫生不足60名,難做到24小時駐院,非辦公時間內中風的病人往往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嚴重者可致永久殘疾或死亡。 醫生院外手機平板電腦查病人病歷 有見及此,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與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合作推出遠程治療,利用高保密流動圖像傳訊系統及視像程式,令醫生可在院外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查看病人病歷及醫療圖像,另外通過視像程式與病人及駐院護士溝通,實時診斷病人中風嚴重程度。 威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副顧問醫生蘇藹欣表示,威院每年接收近900名中風病人,其中一成病人在「黃金三小時」內送院,但四成屬非辦公時間送院,透過遠程治療技術,可為數十名中風病人提供治療,增加其康復機率,接受溶栓服務的病人,也由遠程技術前的每年23人,增加至76人。 目前威院共7名腦神經專科醫生,每日辦公時間外都有1名專科醫生當值,病人抵達醫院後,便有護士聯絡當值醫生診斷。 81病人受惠 19人完全康復 服務推出至今共81名病人受惠於遠程治療,其中53名病人接受溶栓治療,19名病人完全康復,7名病人有輕微殘障,安全性與駐院醫生診療結果相若。威院還計劃用兩年時間支援及培訓護士,以協助大埔那打素醫院及北區醫院提供此遠程治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