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防空識別區(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是一個國家根據自己空中防禦需要劃定的空中預警範圍,它與領空不同,不涉及主權,完全是一國單方面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蚞埲鱆熊o展,各國傳統的防空體系面臨較大威脅,第一個防空識別區是由美國於1950年設下,主要為防禦來自蘇聯的戰略轟炸機。 美1950年全球首設防空區 後來,加拿大、澳洲、韓國、日本、德國、緬甸、土耳其、泰國、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先後設立了海上防空識別區。防空區的界限無統一標準,主要看一國需求和能力,一般以該國戰略預警機和雷達所能覆蓋的最遠端為界。美國的防空區在有些地方從海岸線向外達200海里,加拿大的防空區最遠距離離海岸線250海里,日本的防空區最遠距離本國海岸線達800公里。 儘管各國對防空區的範圍、限制的航空器種類、目的等內容不盡相同,但已得到多數國家遵守, 成為國際法默認的國際習慣。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如飛行器進入一國防空區,需要向該國報告飛行計劃等。該國若無法識別該飛行器並感覺受到威脅,也可以採取警告、起飛戰機、監視飛行器等方式,但除非飛行器進入該國領空,否則無權迫降、擊落飛行器。 日本的防空區設於44年前。1969年,美國將由美軍控制的日本周邊防空區交日本管控,隨後日本於1972年、2010年兩度擴大該區範圍,都是向中國方向的西南擴張。目前,日本防空區最西距中國東海海岸線僅130公里,最南與台灣的防空區重疊,西北部距俄羅斯海岸不足50公里。因此,只要俄國戰機起飛,日本就派戰機跟蹤監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