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們廣州話稱猴子為「馬騮」(maa5 lau1,一作馬留),與北方人一般稱「猴子」、閩南人稱「紅猴」等有明顯不同。明明是猴子,廣東人卻用另一種動物「馬」的名字去表達,有點莫名其妙。 原來,「馬騮」叫法早在宋代已十分流行。北宋阮閱《詩話總齱n前集卷四十說: 京師優人以雜細物數十種布於地,使人暗記物色,然後遣沐猴認之。每沐猴得之,優人即曰:「道著也,馬留!」留,蓋優人呼沐猴之名。熙寧庚戌春,市井之人見舉子,往往亦以馬留目之。 優人,即俳優,是指通俗唱戲或表演的藝人。上述引文可見,北宋京師(汴梁,今河南開封)優人曾稱猴子為馬留。 宋代北方諺語 稱猴為「馬流」 南宋趙彥衛《雲麓漫鈔》亦云:「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胡孫(猢猻),即猴子。據此,進一步可知「馬騮」(馬流)是當時北方的諺語。然而,為什麼猴子會稱為「馬騮」呢?其實很簡單,馬騮(maa5 lau4)二字大抵是「沐猴」(muk6 hau4)的轉音,馬與沐聲母相同,留與猴韻母相同,屬於訛讀轉音。現在粵音讀馬騮的「騮」,聲調已由陽平聲讀作陰平聲。 宋代北方流行的「馬騮」叫法,為什麼仍然保存在廣東方言之中呢?三國時期,吳國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說:「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獼猴、沐猴,音義俱同,前人早指出二字可能是「猱」的複補音,複補音涉及複雜聲韻問題,此不討論。而「楚人謂之沐猴」一句,值得重視,楚人指的南方人,廣東正屬於南方,相信早期粵人也應用「沐猴」二字。而從「沐猴」到「馬騮」的語言演變過程,我們還須進一步研究。 明末清初廣東已用「馬騮」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海門」說:「從香山而出者曰金星,曰上十字,曰下十字,曰馬騮,曰黃p。」可知「馬騮」的稱法及寫法,至少在明代廣東地區已廣為流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