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股季度業績期展開序幕,除了中信銀行(998)業績較佳外,四大行的建行(939)或地方商業銀行重農行(3618),業績都是比預計遜色,不過,股價卻不跌反升;當然,其中一個解釋是它們股價已由高位先行調整,股價已反映其業績走差的情G,不過,對此我有另一番見解。 以建行為例,第三季業績純利按年升12.7% 至15.3億元人民幣,但按季則跌4%,其中,整體非利息收入按季跌近五成,此等數據反映了建行的盈利是略有走下坡[象。 大型銀行業務集中在一線省市 過去1年,中央對中國經濟作了調控,銀根亦略作收緊,而大型銀行主要業務集中在一線省市,此等地區在中國而言屬已發展地區,所以,盈利增長放慢是預計之內,問題是,自從6月份的「水荒」後,市場對內銀焦點已不在於盈利增長,反而銀行們的資產質素有沒有轉壞,因為地方債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的計時炸彈,只要一爆,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而,上周公布業績的內銀股,大家不難發現盈利增長未算「標青」,但資產質素卻沒有轉壞,解除了市場一直憂慮的「警號」,這也解釋了為何業績欠佳的內銀股股價照升,表現勝預期的更不用多言了。 一直以來,我都跟大家表示不用對中國地方債爆煲過慮,原因是中國在要保經濟增長,就不可能要引爆炸彈;至於6月份的「水荒」,背後原因是希望測試「影子銀行」的「黑洞」有多深之餘,亦能從意識形態上令過分借貸的銀行自行收斂,從今次一眾內銀股的業績中,我們可見已收到中央想收之效果。 當然,如以股論股,內銀股之間已出現分野性定位,若果論資產質素,似乎仍是大型銀行股略佔優,但如論盈利增長,似乎仍是地方的商業銀行較具賣點。 究其原因,不少地方銀行仍受惠於個別一線以外省份的地方信貸增長,因為中國目前仍有很多省、市處於開發階段,中小企的商業活動仍然頻繁,帶動地方銀行業績仍在高增長趨勢,就以剛招股徽商銀行(3698)就屬這些例子了。 每日股市基金行情請點擊這裡獲得詳細資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