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內地教師節,這可能是全國1400萬名教師最後一次在9月10日過節,因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日前公布《教育法律一攬子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擬將孔子誕辰,即每年9月28日作為教師節,這一消息在內地網上又展開了一番爭論,還是離不開政治。 同用孔誕 兩岸統一? 早在1932年,國民政府就定6月6日為教師節,原因已不可考。但幾年後即改為孔子誕辰9月28日,台灣延用至今,難怪有人說,內地教師節改期,是兩岸首個「統一」的非傳統節日。 中共建政後,教師節名存實亡,1980年代初,即有倡議恢復教師節,教育部的初步方案是用馬克思的生辰5月5日,因為馬氏被尊為世界革命的「導師」。但此方案卻未被當時的胡趙中央採納,1985年1月11日,時任總理趙紫陽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案獲通過,9月10日的教師節迄今在內地已過了29年。 9月10日定為教師節的原因一直語焉不詳,倒是幾種說法都與趙紫陽的家鄉河南有關,一是說河南省於1980年代初一個9月10日召開了「文革」後首次教師大會,趙紫陽就把這一天選為教師節;另一說是與「文革」中著名的河南「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有關。1973年因該校一名英文期末考試不合格的中二女生自殺,當年9月當局竟定性為修正義教育路線復辟事件,校長被撤職,班主任被留校察看,後竟雙雙被捕。選9月10日作教師節,就是為當年受辱的教師一雪前恥。 祭出孔子 左右不討好 對於改用孔誕作教師節,雖然官媒調查指獲61%網民支持,但反對者中出現左右合流現象值得重視,左派對重新尊孔本來就不滿,年前曾炮轟北京長安街樹立孔子像;右派對於當局近年借儒學抵制西方文明早有詬病,所以,孔子成了左右不討好的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