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疫境」轉投安老業 院舍重拾快樂闖新天
【明報專訊】做秘書、賣保險、經營體育用品店,53歲的邱玉琴做過很多工作,但講到滿足感,無一能及院舍工作。她近年經歷家庭及事業變化,輾轉投身安老業,入行不足兩年,已獲選為今屆安老服務傑出員工之一,稱院舍工作令她重拾快樂、尋獲意義,形容獲獎既是一份肯定,更是跨過逆境的里程碑。她鼓勵同齡人若要轉跑道,不妨考慮安老業,「真的是另一片天,做得很開心」。
入行不足兩年 膺傑出員工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與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合辦的「安老服務傑出員工選舉」踏入第七屆,800多人獲提名,經兩輪評選後選出29人,包括16名傑出員工。邱玉琴獲選為前線組別傑出員工之一,現時在元朗基德(泰衡)護老院任職活動統籌及計劃幹事,為院友舉辦活動。
邱玉琴入職後,院舍每日早上有電台節目,由院友報天氣,還有不同活動讓院友發揮所長,擅長會計的院友會在小賣部活動幫忙結算、退休教師會教英語,喜歡音樂的可以組樂團甚至出外表演。
鼓勵發揮天分 帶長者走出房間
她形容院舍「臥虎藏龍」,院友各有故事,「只要你能夠聆聽,他(們)會告訴你很多事情」。當她了解到院友專長,再在活動找發揮空間,「覺得自己有用很重要,他們會很開心」。
有院友長期戴口罩、經常留在房間,直至去年萬聖節活動,其裝飾的南瓜獲評選為冠軍,邱玉琴覺得她有藝術天分,遂送贈畫簿、畫筆,「我叫她想畫什麼就畫什麼」。隨茧e作愈畫愈多,院友開始主動參與活動。
「人生總會搬幾次家,這堨i能是他們最後一個家,在家就要住得開心、住得有歸屬感,我想他們知道這埵雪R。」這份愛亦非單向,邱每日上班,院友總會熱情打招呼,噓寒問暖甚至關心她子女近G,「真的當我是女兒一樣,令我很感動」。
工作愈做愈起勁,但她稱以往不曾想過加入安老業,昔日對院舍印象頗負面,最初入行兒子也不理解,「他問我無其他事可以做嗎?」但隨茼o分享工作經歷,子女開始了解箇中意義,「他們後來就知道原來媽媽的工作這麼犀利,對長者意義很大」。
回首低谷 感塞翁失馬
這份工作更是人生低潮的轉捩點。她憶述近年與家人共營逾廿年的體育用品店疫下結業、婚姻生變、親人患病,為再覓職場發展,她上過再培訓課程,學習香薰治療和按摩後當美容師,但數月後新一波疫情爆發,美容院遭勒令停業。她隨後修讀職業治療助理,也曾在日間長者中心工作,後來自覺未有足夠知識照顧長者,再修讀保健員課程,約一年前投身目前工作的院舍。
今次獲獎,她說既是肯定,也是跨過逆境的里程碑,「已經放低那些不開心」。她稱昔日忙碌大多為家庭和子女,甚少關注自己,目前工作是她真正想做的事,滿足感遠超做秘書、保險及營商,如健康許可,打算一直在院舍工作。回首低潮,她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