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委會商紅磡海濱發展 委員憂單一地標高廈營運難
【明報專訊】發展局早前公布活化紅磡站周邊和海濱一帶用地建議,包括擬建一高約230米的地標式大樓,並在海濱興建遊艇停泊設施等,並展開公眾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有關建議,有委員提出政府應保留規劃的彈性,舉例單一高廈營運困難;另有委員質疑局方未關注環境可持續性,籲用綠色建材。與會的發展局長甯漢豪回應時稱,當局為目前計劃「計過數」,認為能運用市場力量,但若社會希望融合其他元素,當局會糅合後再落實,以確保符合成本效益。
甯漢豪稱「計過數」 能運用市場力量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代表委員吳家達指出,現有初步規劃雖包含土地用途及分佈,但由概念設計行到最後經營,市場供求會有轉變。他建議當局規劃機制中保留彈性,又指地標建築不應以高度為主,而應同時考慮經濟效益及營運適用性。
環團關注綠色空間不足 遊艇高碳
部分環團代表關注規劃的環境可持續性,長春社代表委員鍾姍姍指出,當局僅關注規劃的社會和經濟可持續性,而欠缺對環境可持續性的關注,強調規劃中僅有的綠色空間不足,認為可參考本港大學研究的綠色建築物;她籲政府應思考可否在該建築中達至零碳。香港地球之友代表委員王卓粵亦提及,遊艇是碳足[較高活動,建議當局引入並鼓勵使用氫氣、風力等綠色能源。
油尖旺區議會昨亦討論相關建議,發展局代表稱公眾享用暢通海濱是當局的首要考慮因素,會確保規劃的設施不阻礙行人,並會進一步研究營運模式和水質管理。對於遊艇停泊處,局方表示未來會再詳細研究階段確定遊艇泊位數量、尺寸等,也會考慮遊艇、帆船甚至其他船的需要,透露已有規劃在陸地上興建簡單的船舶維修點、洗手間甚至浴室等設施配套。
會上有區議員擔憂泊車位不足,發展局代表回應稱,會保留翻新現有一個容納約900輛車的多層停車場,另新增約900至1000個泊車位。另外,當局稱會尋找合適位置供旅遊巴停泊及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