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夾擊欠援助 油菜籽農成政治炮灰
【明報專訊】中國對加拿大菜籽油進口徵收報復性關稅,本地油菜籽種植者將面對美中這兩個最大油菜籽出口國的雙重關稅打擊。有農業界人士表示,感覺自己淪為政治炮灰。
加拿大穀物種植協會主席、阿爾伯達省種植油菜、小麥和大麥的索耶(Tara Sawyer),「他們把我們變成了政治棋子,我們正在為此付出無辜代價」。
索耶家族從1903年起就從事農業種植,到他已是第四代,「我們每一代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受到打擊,這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控制範圍。這是一種毀滅性的影響,太可怕了」。
今年油菜籽價格持續下降
McCarthy Tetrault國際貿易律師博斯卡里奧(John Boscariol)表示,加拿大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和金屬徵稅,是出於保護新興的加拿大電動汽車行業和討好美國,他們認為這比保護油菜籽農民更重要。
加拿大油菜籽理事會(CC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維森(Chris Davison)表示,政府鼓勵企業從美國轉向多元化,實際上卻被中國這一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拒之門外,要知道像美國和中國這樣規模的市場並不是憑空而來的。
受到關稅威脅,今年油菜籽價格持續下降。根據阿爾伯達穀物數據,2月20日油菜種子的售價每噸628.46元,到3月19日跌至540.32元。戴維森說:「關稅威脅令該行業各個方面充滿不確定性,這讓農民規劃種植變得更困難。堅持生產直到價格回升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因為可能沒有地方存放,而且還需要支付額外成本。如果貿易戰導致一些油菜籽農民破產,我不感到震驚。」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