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拆解龍頭落戶 攻亞洲市場 零件轉售「含金量高」 料創千職
【明報專訊】《財政預算案》提出打造香港成為亞洲首個「飛機部件處理及交易中心」,在港提供飛機拆解、部件回收、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全球飛機零件裝拆及回收龍頭之一、法國航空服務公司伊利奧(Elior Group SA,下簡稱Elior)昨日宣布有意在港設亞洲區總部。Elior表示,考慮到香港地理環境優勢而選擇落戶,期望透過香港打入內地以至東南亞市場,吸引各地航空公司來港更換飛機零件。據悉估計成立相關中心可為逾千名技術人員帶來就業機會。
投資署:環球企業對港有信心
運局:助提升航空樞紐地位
Elior上月19日在投資推廣署協調下與機管局簽署合作備忘錄。投資推廣署長劉凱旋稱,是次合作反映環球企業對本港市場有信心,香港是各國企業在亞洲落戶或擴展業務的理想地點。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稱樂見Elior來港,認為有助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商經局長丘應樺稱,香港高度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有利地理位置、健全法制及低稅率一直是海外投資者和國際企業首選之地,冀吸引更多環球企業落戶。
Elior的子公司Derichebourg Aeronautics現為全球兩大飛機製造商波音及空中巴士提供飛機裝嵌及拆解服務,將退役飛機拆解,零件轉供其他飛機更換及重用;另提供飛機及零件估值、驗證是否適航等管理服務。
Elior:捨星取港 因背靠內地
Elior昨向傳媒簡介進軍香港計劃,其亞洲行政總裁張羿說,市場對飛機零件需求很大,舊機二手零件有價有市,無法再用的飛機外殼亦可作金屬回收,故飛機拆解回收業務非僅是「收賣佬」,事實上為「含金量高」產業。她說可想像飛機部件處理中心為飛機「器官移植」中心,舊機來「捐」零件,一旦有現役飛機零件損壞,便可到中心「換心換肺」。她說現時很多飛機零件中心均設於歐美,若Elior落戶香港,相信航空公司多一個選擇,吸引亞洲以至世界各地飛機來港拆解或換零件。她說計劃到亞洲發展時亦曾考慮落戶新加坡,最終因考慮到可背靠內地打入東南亞市場而選擇香港。
稱港乏認可人才 將辦課程
張羿稱,發展相關中心需技術人員及土地。她解釋,現只有經持專業資格者拆解處理、獲適航認證的飛機部件才能進入市場流通重用,驗證、估值及管理亦須持特定資格,本港缺乏這三類人才,故將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合辦課程,初期從法國派專家來港授課,料優先供港人報讀,各類技術人員預計需訓練半年至一年,期望政府考慮為青年提供資助。
零件機場拆 機殼覓地處理
至於土地,張稱可分兩部分,部件拆解及重裝工序會在機場機庫進行,拆下的零件亦可經機場出口至全球,飛機外殼金屬回收則可在機場以外土地處理。她稱對後者選址開放,會與政府商討。
林健鋒倡批北都地 年內展培訓
身兼行會成員的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說,政府引入Elior是今年「一大佳作」,冀當局加快協調,尤其盡快批地。他認為北部都會區是選項之一,期望當局可於今年內完成覓地及開始培訓人才,讓中心起步營運。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