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ing:CotaBoii 渴望做型人
【明報專訊】CotaBoii口中的「榜樣」,不是指傳統品學兼優的形象,「年輕人會犯的錯我以前都犯過,所以很明白每個選擇會為自己帶來怎樣的後果。早早便犯錯的我,現在學習謹慎選擇,希望帶來好的結果,就像現在我也可以坐在你(記者)對面接受訪問。」俗語說某人念「社會大學」,意指對方學歷不高,早投身社會,從實戰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年紀輕輕的CotaBoii,早就讀過社會大學不少必修課。
在「社會大學」學到更多
CotaBoii出身自基層家庭,家中除有父母,還有個比他小兩歲的弟弟。他表示自己小時候犯過的錯太多,「都不知說哪一件才好」,想了半晌,然後說起小學時「離家出走」的故事:小學四年級那年,他帶同弟弟離家出走,「當時我跟弟弟說帶他去打機,叫他跟我一起(離家出走),那時以換遊戲卡之類的方式來掙錢,買杯麵吃」。兄弟倆偷偷地在網吧住了兩個月,「最後(父親)報警把我抓走,住過『宿舍』幾年」。CotaBoii說的「宿舍」,指因家庭問題而缺乏成人適當照顧之兒童入住的兒童之家。在宿舍生活那段時日,讓他深明每個選擇可帶來不同後果,「那堣偵簳くㄦ|發生,打架天天有,我當然也有打架啦,不打架就會被人打了」。
「同學們還在好奇討論吸煙時,我早已見識過,甚至見過比吸煙更嚴重的事。」CotaBoii說。擺在眼前的選擇很多,但如何抉擇、哪個選項有益處,得看各人造化。別於他人的童年經歷,令CotaBoii早悟這道人生課題,初中時他比同齡人成熟,曾是「曳仔」的他,中三時當起學生會會長;他現時與弟弟同住,和父母的住處只有一街之隔,但不同住反令彼此關係更加親密。他自言與父母的關係不錯,「他們給我很大自由度,又沒有要問我拿錢,也不需我給他們錢」。過去的家庭問題煙消雲散,現在每次回家吃飯,他都會跟家人說「愛你」。
當下的CotaBoii,似乎為自己的生活選擇了正確的方向。他自言雖沒念大學,但並非沒有「學習」,「只是用相應的時間做其他的事。我也羨慕大學生的生活,但我在『社會大學』學到的一樣多」。
「型人」與外在無關
除了學會做選擇,不一樣的成長歷程,也讓CotaBoii渴望做個「型人」,CotaBoii喜歡饒舌,因為覺得很「型」——中二那年暑假他初接觸Hip Hop、Rap歌,一嘗就深深愛上;中三時受朋友邀請,嘗試填Rap歌歌詞。其作品多取材自生活,歌詞「貼地」,如《兜圈圈》「出鰲X次門口洏拎得齊/上車先發現冇帶耳機又嬲自己/咁咪合埋眼埶} 點知又坐過站/明明提早鬙X門口點解最後會遲到/又俾人訓話 唯有無奈地講聲sorry」,或《Mr. Nobody》中「禮貌黚漁e大多場合 我都係交戲/無聊社交 咁都係對住本筆記起跑」等,兼職打工經驗、日常小經歷皆是入詞材料。
在CotaBoii心目中,「型」十分重要,但他重視的「型」與外在形象無關,「我覺得的『型』,是可以自己處理好所有事情,好獨立,不會讓生活亂糟糟,能自律安排好生活,給人安全感」。他說不止想別人給自己機會,更想成為能給別人機會的人,「就像一個有需要的人在你面前,你可以毫不猶豫把錢包拿出來,說『拿去吧,兄弟』那種感覺」。希望有助人能力之外,他亦在意自身形象,「就像現在常叫大家不要吸『太空油』的廣告,我媽媽現在看這些廣告不會想起我」。能讓家人放心,令他人覺得可靠、有安全感的,就是他心目中的型人。
寫歌感謝非親生母親愛護
CotaBoii有實踐自己的「型人」理想,他仿效Hip Hop界名人2Pac的《Dear Mama》,創作出向母親致敬的《我想feat. Cheeseekit(I Want)》,「就像是Hip Hop界傳統,每個人(rapper)都會有一首寫自己母親的作品」。歌曲去年11月才派台,但其實早在17歲時已經作好,是跟朋友參考本地饒舌樂隊組合LMF作品後的集體創作;直至去年,他看看手上有沒有些可以繼續發展創作的作品,便找回此曲再修改。
歌曲既感謝非親生母親的愛護,如「見您額頭有皺紋/當您收工義無反顧/Cooking up for me, a lot of love for me/會陪您追劇就算虃@情有幾無聊」、「將祝福擺鬺琲薇C一餐/您證明鰳u正儱R唔一定要係親生」,也唱出「對唔住 我開始食煙 我開始飲酒/我開始將所有責任全部擺魒重寣v等心底話,剖白自己過去曾做的壞事。媽媽聽過新歌之後,有什麼意見?CotaBoii打趣道:「她什麼也沒有說,當晚的湯一樣好喝,水果也切得很好。」他不時強調自己年輕,不介意多嘗試,認為及早犯錯便能及早回頭,這些想法,或許會在他今年預備推出的新碟歌曲中透露更多。
文:鄭惠霞
圖:廖凱霖、網片及MV截圖
髮型 :San Chan@sans_c
化妝 : Queenie Chan@qchyyy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