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乜物物:假如旋律是人——張抗抗〈音樂之伴〉

[2025.02.12] 發表
(圖:FlashMovie@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音樂是戀人,是少女時輕聲細語的戀人、是崇拜的愛戀對象,忽然又變成了藕斷絲連的舊情人,而又可以是忠實的終身伴侶——這些想像,會否讓大家聯想到不同歌手所唱的歌曲?張抗抗的〈音樂之伴〉將音樂比擬為不同的人,讓我們從中取法。

■意像分析

1. 不止擬人,還描述與人相處的情景

音樂無形,如何描寫其特色?作者將不同年紀所聽的音樂喻為各種關係的人:

•幼年聽的音樂像保姆:「旋律的構成簡單而稚拙,但每個音符都舒緩、柔和、溫厚和淳樸,那節奏是搖籃式的。」

•少女時聽的音樂,像第一個悄悄欽慕的戀人:「我們在深夜與它相約,聆聽它的傾訴和呼喚。樂曲中每一處細微末節,哪怕一個小小的顫音,也會讓我們心跳臉紅。」

•被瑣事雜事俗事纏身的中年,聽的音樂像一個分手多年的舊情人:「只是在百無聊賴的日子堙A會偶爾下決心安排一次有禮貌而有節制的約會。多少有點兒可有可無的意思,但若是真正割斷情絲,又是不甘的。」

作者如此描寫聽音樂的人之心情:

無形的事物(如:音樂/心情)?某一類人?這類人所在的情景或所做的事,突顯本體的特點

若想描寫心情,也可以這樣比喻:那股雄心簡直像神話中的壯漢,不懼熾熱,滿身汗水仍要一下一下舉起大錘奮力敲擊太陽,誓要將其珝嚏I

不單要寫心情像哪一類人,還要描述這類人所在的情景或所做的事,才能突顯其特點。●

2. 自相矛盾法:以矛盾突出主題

•多做閱讀理解的同學,可能會發現題目常有這種問法:「作者這種寫法有矛盾嗎?」(同學這時會立即叫嚷道:當然要答「沒有矛盾」!)

•想深一層,這種問法之所以經常出現,不就是源於不少作家會寫出看似矛盾的句子嗎?〈音樂之伴〉也有這種寫法,如第一段便以短句突出主旨:「音樂是有年齡的。」

•不過,行至文末,作者又以一句看似矛盾的話總結:「音樂具有虓巨銙掑j而豐富的包容性。音樂無法定義。不同的音樂可以被每個年齡段的音樂愛好者音樂迷分享,音樂其實是沒有年齡的。古典或是現代,嚴肅或是流行,在欣賞者那堙A並沒有絕對的界別。」

•作者能夠這樣寫而不自相矛盾,源於她在中段描述了各年齡層所聽的音樂有所不同,並刻劃音樂予人極為豐富的感受和聯想,於是,雖然聆聽音樂的人年齡不同,但音樂本身是沒有年齡的。如此,刻意寫兩句看似矛盾卻不構成矛盾的話,便能讓讀者對音樂的包容留下印象

句首:某事是怎樣的?經過中間的描述?收結:某事其實不是怎樣的 ●

3. 描寫音樂的「無」

先讀讀作者在文末怎樣總結音樂的「無」:「音樂只是有點兒模糊,有點兒空靈。它無形無狀,無影無,無法觸摸,無法品嘗,是一種流逝的時間,一種被曲譜固化的記憶。」

•描述東西「不是什麼」、「沒有什麼」,重複說數遍,更能突出其後那一句

•再讀到文末最後一句:「音樂被人吸納到心堨h,又被人在各個生命階段自然而然地傳遞下去,音樂就變得永琱F。」

•筆者想起一件趣事。教學時我不經意以一句張國榮的歌詞為例,一說出口便略覺不妥,暗想:這個年紀的學生也許不曾聽過他的歌吧?詎料立即有學生唱出歌詞,說父親常常哼唱此歌,而且也有大半班學生說曾聽此歌。這也許就是作者所說的「自然而然地傳遞下去,音樂就變得永琱F」,歌手、作曲人、詞人皆已不在,但進入人心的音樂,可以一代一代流傳下去

■胡詠怡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韋編三絕之勤

文:胡詠怡

圖:FlashMovie@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53期]

更多教育
文言卜卜齋:古人怎麼說衣服?
【明報專訊】衣服除了遮身保暖,還可美化裝飾,既是社會地位的標誌,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一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易?繫辭下》載「黃帝堯... 詳情
Talk of the town:Combating the abuse of public housing
【明報專訊】The Housing Authority has launched an anti-housing abuse award, ... 詳情
Talk of the town:Housing Problem of Hong Kong
【明報專訊】The housing problem is always a bone of contention, with the pub... 詳情
【明報專訊】■Gear up 1. False 2. exceedingly 3. comply (Criticis... 詳情
Comic:Space wonders
【明報專訊】Eason seems up to something again. What wild idea does he have t...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