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騷亂事件特赦人士 潛逃卑詩被捕處理存隱憂

[2025.01.27] 發表
2021年1月 6 日,Antony Vo和他的母親在美國國會大廈內。

【明報專訊】一名美國漢因涉及2021年美國國會騷亂事件而被判監後潛逃到加拿大尋求庇護,但在該擾亂4周年當日在卑詩被捕。該男子的代表律師透露,雖然其當事人已獲美國特赦,但加拿大邊境服務局目前的處理手法令人擔憂。

32歲美籍越裔姓武男子(Antony Vo,譯音)原本居住在美國印弟安納州,但於2021年1月6日參與暴力襲擊美國國會大樓而被判監9個月後,未有按命令到監獄報到,反而北上涉潛逃到加拿大尋求庇護,並等待美國特赦,但在本月6日在卑詩省威士拿(Whistler)被捕後,他一直被還押在該省素里一所移民拘留中心。加拿大律師田光譽(Robert Tibbo)接受《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訪問時表示,其當人在美國的律師均已確認,武氏獲特赦,而儘管武氏的名字沒有出現在美國總統的公告B部分中,但公告清晰指出,任何在國會大廈或附近因刑事犯罪被起訴或被定罪的人,都會獲得特赦。

武氏在抵達加拿大後申請難民身分,聯邦移民及難民局(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定於本周三舉行聆訊以決定武氏是否需要被驅逐出境,但在聆訊之前,邊境服務局向該局發送一封信,指「武氏不在美國總統特赦個人的名單上。

這一消息已得到美國政府官員確認」不過,田光譽指有關消息錯誤。

就在該信函發出的同一天,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提出一項動議,將有關案件移交聯邦地區法庭,就4項不涉及力的的輕罪(misdemeanor)定罪重審,而據印弟安納州《WISH TV》報道,被告的判刑已撤消。

但使問題變得複雜的是,被告去年未有按命令到監獄報到及就當局隨後發出拘捕令而被加控新罪名,有關控罪都是在他於加拿大被捕後提出的。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中稱,「在」國會大廈或其「附近」等字眼可能會導致上述新控罪不獲赦免,因為該等指控是在國會騷亂事件4年多後才提出的。

根據1月6日另一宗案件,田光譽希望美國的特赦令涵「後續相關罪行」,但這就是他建議武氏堅持下去並不要放棄其難民申請直到得到確認的原因。

至於邊境服務局因何認為武氏未獲免除罪責,田光譽解釋說,該部門希望「移民部門審裁員裁定他不獲准入境,這樣他們就不必審查其難民申請」,而且可以開始將他從加拿大驅逐出境的程序。

作為「美國司法系統的逃犯」,邊境服務局已認定武氏不獲准入境,並按《移民和難民保護法案》(IRPA)將他拘捕。該部門發言人接受《國家郵報》訪問時說,「局方有法律義務按《移民和難民保護法案》,將所有不獲進入加拿大且已收到驅逐令的外國人驅逐出境」。

更多加國新聞
【明報專訊】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及加拿大應成為美國第51個州,加拿大元首、英國國王查理斯不予置評。 特朗普在美國總統選舉勝出後不久,在... 詳情
【明報專訊】加拿大國防總參謀長卡里尼安將軍(Gen. Jennie Carignan)表示,下任聯邦總理需要關注本國國防事務,並對加拿大領土...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