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壺贈窮鄉物無所用 悟助養非止出錢
【明報專訊】精心挑選的保溫壺,親自送到助養兒童父母手,卻發現對方住處無自來水,得物無所用。李婉君在香港世界宣明會助養孩子25年,直至6年前到訪柬埔寨,發現禮物不合助養童父母需要,才體會到幫人並非有心有錢即可,更要了解對方所需,才能幫得其所。她認為,宣明會的區域發展項目正好能按不同社區需要提供支援,改善當地人生活。
50歲的李婉君自大學畢業便透過宣明會助養兒童,從職場新鮮人到成為母親,目前助養9名兒童。每次收到該會寄來信件及相片,她都會與子女分享,23歲長女近年也開始助養。李說以往不理解助養意義,直至隨宣明會兩訪柬埔寨才有體會。
親訪柬埔寨 始知當地無自來水
李憶述,2019年首次到訪,當時送給助養童的禮物中,有兩個專為其父母買的保溫壺,到鶣o發現住處無自來水,每數日要到遠處打水,保溫壺對他們無用處,「原來真正想幫人,要先花時間聆聽觀察,了解對方需要」。她去年初再訪,改為按助養童喜好送上足球。
這趟探訪,她也留意到助養童家已有廁所,雖仍未有自來水,但打水處已較近,家中也種有棕櫚樹,果實、樹葉織成的工具能提供穩定收入。經兩次探訪,她相信宣明會的區域發展項目能按不同社區需要提供支援:「以前當是普通捐款,感受不深,直至探訪才真正知道助養兒童得到什麼幫助。」
探助養童遇颱風 捐款助修屋
45歲的房志剛10餘年來助養過兩名兒童,他也同意幫人非靠捐錢就能成事。他自身有先天殘疾,但受益於良好醫療及教育,現能自給自足,故很重視兒童的醫療和教育機會。他去年5月隨宣明會訪孟加拉,見過該會訓練的青少年以英語匯報,「很有成果,他們之前都是街童,很有激勵性」。
房透露,在當地與其助養的女孩見面過程一波三折,到鶚Y遇颱風,當地水浸,女孩家屋頂吹塌,想到對方一家忙於應對風災仍抽空見面,他甚感動。房後來趁女孩生日,經宣明會作特別捐款,助其一家購買鋅片修補屋頂,「這度身訂做捐款讓我真的幫助到她最有需要的部分,我也有得荂v。
見證成長推動持續助養 「像女兒一樣」
雖然與女孩僅見一面,但房志剛說,多年來從書信中看茪k孩由最初只能畫畫表心意,到寫孟加拉文、再以英語單字傳意,如同見證其成長,也推動他持續助養,「在我心目中,她真的像我女兒一樣」。
明報記者 江麗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