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廚餘8次倒 綠綠賞儲分存漏洞 可多賺8倍分換禮 環署:研裝鏡頭調高門檻防濫用
【明報專訊】為鼓勵市民回收,環保署2020年11月推行「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至今年7月底突破80萬用戶,積分可換領禮品如米及食油等,過去3年半政府共花1300萬元公帑買禮物。廚餘是較易獲積分的回收物,現時每個帳戶倒廚餘每日限取50積分,不過近日有網片教人突破這個限制。有巿民向本報投訴不公,並提供有人一袋廚餘分8次放入廚餘機的影片,這變相一包廚餘就可賺取400分,而1000分就可換1包米。本報亦發現有人將廚餘分3次放入廚餘機。環保署表示會研究引入適當措施,例如安裝鏡頭監察及調高每次回收量門檻等,以防止濫用,若證實有不當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行為,會考慮終止相關綠綠賞帳戶。
明報記者 馬耀森 李淑瑤
回收下限100克
每帳每天最高50分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推出近4年,初期以發放實體卡為主,以便市民在參與回收之餘可同時賺取積分,隨後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換言之有兩種方式賺取積分,而實體綠綠賞卡及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均毋須實名登記,帳戶亦沒設儲分上限。自2022年底引入智能廚餘機,廚餘計分方式與一般回收物料不同。環保署表示,每名綠綠賞用戶每天在智能廚餘回收桶首次回收不少於100克廚餘,即可獲50積分,但如當天回收廚餘多於一次,重複回收不會獲發額外積分。
開戶過易形漏洞
以同一手機獲積分
有熟悉綠在區區運作的人向本報表示,留意到有市民有多過一個綠綠賞帳戶,由於只需電話號碼或提交兩公斤回收物便可成為綠綠賞會員,她認為這形成漏洞,讓市民可不斷註冊帳戶,而廚餘機每日每個帳戶最多只能賺取50積分,因此有市民會將廚餘分批倒入,以透過多個帳戶賺取更多積分。她建議政府加強教育,杜絕有關行為。
上月有將軍澳居民在地區facebook專頁發帖表示,「希望有關部門及議員關注廚餘機騙取積分的問題嚴重,一人開立多個回收帳號,將廚餘分批倒入各帳號中,以騙取積分獲得更多禮品」。本報聯絡到有關居民,獲提供一段8月某天拍攝的影片,可見當天早上9時許有一名女子將一袋廚餘分8次倒入廚餘機,並用同一部手機掃描領取積分。該街坊說自己常在早上7時45分至9時出門,常遇上上述情G。
本報睹一人倒3袋領分3次
本報記者8月21日下午2時到將軍澳厚德h觀察一小時,其間先後約20人使用廚餘機,幾乎所有人都是一次過倒一袋,不過有一名女士先後倒了3小袋廚餘,並刷了同一部手機3次。記者於上周一(8月26日)到九龍灣屋h,由下午3時許至傍晚約7時觀察居民使用h內4部廚餘機,發現普遍以膠袋或膠盒盛載小量廚餘,未見分批傾倒。
環署加強巡查 分析大數據
環保署表示,留意到最近有報道指有個別居民將廚餘分多次放入智能回收桶,並利用多個綠綠賞帳戶賺取更多積分。就此,署方已加強巡查參與智能廚餘回收的公共屋h和私人屋苑,沒發現有居民以多個綠綠賞帳戶啟動智能廚餘回收桶。至於有指個別居民在智能廚餘回收桶投入非廚餘物以賺取積分,廚餘收集承辦商未發現廚餘混有異常雜物,署方亦沒有接獲市民相關投訴。
環保署表示綠綠賞為廚餘回收提供的積分獎賞,屬鼓勵性質,對於極少數可能出現的濫用情G,署方正分析智能廚餘回收系統蒐集的大數據和相關資料,檢視現時廚餘回收的綠綠賞機制,並會研究引入適當措施,例如考慮利用遙距鏡頭監控廚餘回收情G、調高每次最低廚餘回收量等,以防類似濫用。
此外,環保署會繼續與房署屋h辦事處和屋苑管理處保持緊密溝通,協助監察居民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情G,署方亦會持續加強宣傳和推廣,提高居民正確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的意識。
環團倡宜寬不宜緊 免削效果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認為,設置廚餘機原意是減廢,並非鼓勵市民製造更多廚餘以賺取更多積分,不過政府可考慮調整每次投入廚餘的下限,以防有人濫用。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認為,除非濫用情G普遍,賞獎機制宜寬不宜緊,否則會削弱鼓勵市民回收的作用。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