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樂有味:夏日瓜果盛宴

[2024.06.12] 發表
絲瓜蛤蜊是台灣家常菜,蛤蜊肉質柔軟,配上絲瓜煮成的鮮甜湯汁,可口宜人。
冬瓜消暑,每逢夏季當造期,廚師都會絞盡腦汁,推出各款以冬瓜入饌的菜式,炮製美味的盛夏之宴。冬瓜盅以雞、蝦、帶子等加入鮮嫩冬瓜熬成,鮮美可口。
有些品種的苦瓜外形修長,外皮疙瘩細而密,適合以淡味的方式炮製,原汁原味。

【明報專訊】如何知悉夏天到來?除卻體感溫度,三刻五時,汗如雨下,運轉的由風扇轉成冷氣,都是指標。飲食當然也會換季,較明顯就是「瓜」的出現。家中冬瓜,購入厚切一環,洗淨去囊切塊,從小學會處理,因為技術含量較低,算是學廚的入門熱身。冬瓜煮湯,配搭很多,葷食配肉排,素食配粟米,袪水用薏米,補益用淡菜,各種增刪加減,拼出專屬的家庭味道。

冬瓜西瓜 都是好瓜

記得小時候,隨家人到酒樓晚飯,看到推薦「時令冬瓜盅」,總嚷茩n試。想試,不獨因為愛冬瓜,而是冬瓜盅上桌,侍應推車出場,捧起上桌,動手一分,充斥滿滿的儀式感。侍應將冬瓜肉上鋪好的配料,往冬瓜中間的湯液一堆,再連湯帶料配肉,逐一分到碗堙A遞到面前。以前看上去,確是有點娛樂性,冬瓜盅用料足、工夫多,加上專人招呼,人力加進成本,相較平常例湯,價位要增加一點。

冬瓜出場,西瓜隨即露面。買西瓜有不少學問,家人到超市買西瓜,逐一用手掌拍打,感應西瓜的反震,震得愈強,汁水愈多,多挑多買,累積經驗,算是成功率高。另需衡量瓜沉不沉,沉的多汁,再看瓜蒂的乾濕,確有很大學問。是否買整個西瓜,得先看看冰箱,如果東西太多,空間不足,就只好買切好的一半,方便冷凍食用。不過購買切開的西瓜,風險更大,西瓜切好不冷藏,容易變壞。即使放在冰箱儲存的,也有可能不新鮮,買回去才發現切口開始變壞,或者整半西瓜已經雪壞,回去腐壞化水,只能怪人心難測,自己沒有「帶眼識瓜」。

後來到日本旅遊,到超市買西瓜,反而不用太費心,因為質量早有監控,甜度也有測量、標明,不用左算右計。若然只想小嘗,可以買切好的水果杯,同樣標明甜度,還有瓜果切開的日期,讓顧客心中有數。

與肉同食 好吃到「瓜瓜」叫

外出旅遊,美食當前,生熟鹹甜,時常遺忘瓜果。今年5月,帶學生到台灣交流,吃喝不斷,反倒與瓜有緣。一行人到基隆,參觀海洋科技博物館,晚上到夜市觀摩、體驗。基隆近海,海鮮常捕,不吃可惜,部分學生隨行到「基隆港海產樓」,單看店名,目的已非常明確。入座先吃烏魚子,另上蝦蟹,清蒸、配飯,鮮美異常。燴湯上桌,是在地的雜燴燉肉,帶點碎翅,菇菜肉魚融會,味道濃郁。

因荇L季,特點絲瓜蛤蜊(蜆),絲瓜清熱,蛤蜊潤燥,用來補水去暑,是絕佳的選擇。菜式奉上,啡綠相間,看似平平無奇,盛碗入口,一嘗再嘗,大家都覺得不簡單。絲瓜刮皮乾淨,添加蛤蜊,煮出鮮味,瓜軟吸汁,瓜果海鮮精華混和湯汁,不澀不腥,吃得出廚師的用心。夏日吃瓜,滋唇潤喉,易入口,沒負擔,難怪吃絲瓜比喝燴湯還要快。

瓜除了煮,還可以烤,不過烤瓜不一定好吃,因為材料要優質,工夫要到家,調料當然也講究。台灣覓食,誤打誤撞,走進燒烤店「疆羊大道」。單從店名可知,老闆專門賣羊,羊扒、羊肉確是烤得一絕,隨手再點些東西配搭來吃,當中就有烤「櫛瓜」。櫛瓜,香港叫作「意大利青瓜」,西餐用作配菜,或用作燜煮。櫛瓜新鮮,鎖緊水分,老闆將瓜切成長條,大火炙燒,附帶爐頭坑紋,確是難得一試。櫛瓜上桌不加調料,拈取瓜條入口,瓜面乾身,瓜肉爽潤,吃出老闆的功夫與自信。

櫛瓜好吃,毋須商量,同桌決定配羊肉再來一輪。老闆意識來了「識貨」之人,前來交流一番,說櫛瓜專購外來貨,要看時節和機緣,不一定能嘗到。自帶的「食神」似乎也有跟到台灣,瓜脆肉嫩,好人好事,共聚一堂。老闆還贈送秘製羊肉,點瓜得瓜,外送羊肉,為飲食經歷點綴上驚喜。

不同的瓜 特性大不同

談及瓜果,古代當然不缺。明代《學圃雜疏》就有專題談到「瓜」,當中談「西瓜」一條說:

西瓜古無稱,云『金主征西域得之,洪皓自燕中攜歸。』然瓜中第一美味,而種遍天下,不應晚出,異方之物乃爾。

西瓜是否「瓜中第一美味」,想必各人想法不同,不過好吃的西瓜鮮甜多汁,夏天尤為惹人喜愛。當時的西瓜不屬新事,只是未流傳入中華文化當中,後輾轉在各地種植開來,逐漸普及。

夏天常吃的冬瓜、絲瓜,《學圃雜疏》同樣有記錄:

天下結實,大者無若冬瓜,味雖不甚佳,而性溫可食。絲瓜,北種為佳,以細長而嫩者為美,性寒無毒。

據文中所說,當時瓜中霸王,專屬冬瓜,不過以現今的角度來看,種植方法已有很大進步,西瓜、南瓜也常有超巨型果實,甚至用作年度「鬥大」比賽,最頂尖的還可加入世界紀錄。冬瓜味清,不能說是「味不甚佳」,只是愛好與功能不同而已。絲瓜以細嫩為美,老的粗硬,纖維較多,對身體同樣有益,當然要吃稚嫩絲瓜,可遇而不可求。

我很苦,但我很百搭——苦瓜

另一種《學圃雜疏》談到的瓜,同樣適合夏天食用,就是稱為「涼瓜」的苦瓜。苦瓜屬性寒涼,味帶苦,有清熱消暑的功效。涼瓜種類不少,各形各色,可生可熟,能燉能煮,就看食客喜歡哪一種。《學圃雜疏》原文談得比較詳細:

吾地有名『錦荔枝』者,外作五色蜂窠之狀,內子如鱉蟲,人甚惡之。不知閩、廣人以為至寶,去實,用其皮肉,煮肉味殊苦。廣人亦為『涼多子』。京師種摘而自供食。往在泉州,見城中遍地植之,名曰『苦瓜』,形稍長于此種耳。

「錦荔枝」是苦瓜的一種,較圓較胖,故像荔枝,皮肉有白、黃、青、綠等色,所以用「錦」字來說明色彩的多樣。鱉蟲扁圓密集,用來形容瓜籽量多,十分貼切,文中言「人甚惡之」,似乎古人也有「密集恐懼症」。較長形的苦瓜,現在隨處可見,用來煮牛肉、燉排骨、炒雞蛋,確是不少人的心中所愛。

學期將盡,已是「得瓜」之時,前期「種瓜」情G如何,已無法追溯重來,唯有夏天吃瓜,計劃來年播種、耕耘,迎接未來「瓜熟蒂落」的圓滿之時。

■作者簡介

蕭欣浩 -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流動香港飲食誌》和《屋h尋味記》。

文:蕭欣浩

圖: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16期]

更多教育
視聽之娛:當觀眾說愛看爽片,其實是在說什麼?——《芙莉歐莎:末日先鋒傳說》
【明報專訊】每逢有話題作上映,網上總是湧現「深度影評」,或讚或彈,多半是穿鑿附會,逢人說項。若是以動作場面招徠的電影,以「爽」或「不爽」論優... 詳情
詞中物:穿越時空的聲音——讀孔銘隆〈皮球〉
【明報專訊】曾經跟朋友聊起,在香港這座城市,許多寫作人同時身兼教職,白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建制內執鞭授課,應付海量行政工作,作品難免攙入與學生相... 詳情
時事中文:給人生留一點白
【明報專訊】「X同學醒醒啊,上課不要發呆!」當老師大聲召喚你已出竅的靈魂,你可以跟老師辯稱:「我其實正在練習發呆,打算明年參加發呆大賽。」5... 詳情
文字發酵:四字賀畢業
【明報專訊】學期快完了!大家在同學的紀念冊上,會寫上什麼與畢業相關的祝福語?兩旁有16個大格,(圖)各大格由4格(順序為:左上、右上、左下、... 詳情
【明報專訊】1. 振翅高飛 2. 飛黃騰達 3. 平步青雲 4. 鵬程萬里 5. 如日方升 6. 金榜...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