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救援:龍年延續人道精神
【明報專訊】新年伊始,萬象更新。踏入龍年約半個月,不少人利用早前的長假期「充電」,把握機會與親友歡聚,甚至外出旅遊散心。然而,不少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於過年期間身在異地,為傷病者提供援助,致力將人道精神延續至新一年。
文、圖:無國界醫生(香港)
機電工程師李耀輝(Vincent)加入無國界醫生近十載,他於2015年奔赴阿富汗執行首次救援任務,多年來,他的足[遍佈柬埔寨、印度及也門等地。Vincent主責興建醫療設施的供電系統及維修設備,讓醫護人員能無後顧之憂地醫治病人。
工程師為外地團隊炮製小菜過節
在2017年的農曆新年,Vincent身在西非國家尼日利亞工作,雖然不能跟家人過年,但在除夕夜,他與另一同事以有限的資源為團隊炮製了8款小菜過節,菜式包括炒豆、煮薯仔等。Vincent憶述那個晚上簡樸但溫馨,形容當時來自不同地方的救援人員歡聚一堂,大家戴上紅色的飾物應節,又串起H單充當舞龍,為艱苦的救援工作增添美好回憶。
陪伴有需要者渡過逆境
Vincent於2023年底獲頒香港人道年獎,他認為人道精神即是扶持有需要的人,陪伴他們渡過逆境。他說:「我希望自己的出現能讓身邊的人得到支持——無論人數多少,哪怕只有一個人,那我已經感到很開心。」
另一位得獎人陶巧敏(Harmony)醫生亦是組織的救援人員,她是深切治療專科醫生。Harmony於2022年加入無國界醫生,短短兩年間已到過也門、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救援任務,曾醫治被炸彈炸傷的12歲男孩,感受過戰機低飛時帶來的震動,但亦目睹孕婦如何在這些困境中努力誕下早產嬰兒。
「不求做偉大的事 將小事做到最好」
對於Harmony而言,人道精神即無分國界、種族,並由當地人的觀點出發,提供適切的幫助。Harmony自小希望到偏遠地區為得不到醫療服務的弱勢社群提供治療,只因她相信醫療是每個人應得的基本權利。數次在衝突地區行醫的她,目前擔任組織的深切治療部培訓顧問,協助危機地區改善醫療護理,希望為當地民撈ㄗ悝顗齯[的援助,她說:「我不求做一些偉大的事,但我致力將小事做到最好。」
無國界醫生為受衝突、暴力、疫症和天災影響的人群提供醫療護理和支援,組織在香港的分部2024年邁進30周年。一路走來,組織派出國際救援人員到世界各地參與人道救援工作,與當地員工一同展開緊急和常規的醫療人道項目。展望未來一年,人道工作的環境持續嚴峻——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各類疾病或大規模爆發,氣候變化引發更多醫療需要。雖然挑戰憐h,無國界醫生堅守組織的宗旨及核心價值,到世界各地提供醫療人道援助。
(主要學習重點: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