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經濟:科技券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前區議員林進捲入詐騙政府科技券資助案,警方至2024年1月11日共拘捕35人,稱有詐騙集團利用中介公司,以七三或六四比例分帳招攬不同商戶作為科技券申請人,並提供一站式申請服務,包括準備假文件、開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假投標,以符合申領資助條件。警方共發現50宗可疑申請,涉及金額約1036萬元;當中3間公司獲發共45萬元。據悉,獲發單一最大申請為20萬元,未發放最大宗申請則涉31.2萬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吳基駿稱,中介公司以「不成功不收費」招徠,誘使商舖申請科技券以騙取並瓜分資助。中介會包辦虛構科技服務方案、填表、交文件,亦會開立電郵地址假扮申請人與科技券秘書處溝通。搜查時發現文件顯示,有申請人與中介在申請初期已寫明分帳比例,有合謀犯罪之嫌。據悉申請人會獲較高比例分帳。另外,詐騙集團會透過親友開設多間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就相關科技項目報價。中介、空殼科技服務供應商及申請者會互相轉帳,製造虛假支付紀錄。
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黃文忠稱,署方審視文件時已發現案中大部分公司提交的文件均有問題,故無撥款。他稱,科技券目的是資助本地企業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申請者要交辦公室租約、水電帳單、銀行月結單、稅務報表、強積金供款紀錄等文件,證明公司於本港有實質業務,取得申請後亦要提交項目成果、獨立審計師編製報告等。交齊全部文件後,署方會隨機實地抽查。
■相關數據
.創新科技署累計撥款概覽(圖)
■基礎知識
Q:什麼是科技券?
A:科技券是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的資助計劃,於2016年11月推出,旨在支援本地企業和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推動科技應用。截至2023年11月底,共收到逾3.6萬宗申請,當中2.3萬宗獲批,涉款約53億元。每間企業和機構最多可獲批6個項目,累計資助上限為60萬港元。
Q:創新科技署的職責是什麼?
A:創新科技署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轄下部門,於2000年成立,目標為引領香港成為以知識為本的世界級經濟體系,推動創新及科技的發展。創新科技署的標誌為「π」,代表圓周率的數學符號,意思為期望以科學和科技研究為問題找出最佳答案。
創新科技署的職責包括制定和推行創新科技政策及措施、支援應用研究、科技轉移和應用、促進科技創業活動、協助提供科技基礎設施和發展人力資源,以及推廣國際承認的標準和合格評定服務。
Q:科技券對企業有什麼幫助?
A:以往只有大企業才有相對雄厚的資本,運用科技產品以升級產業,科技券可補貼本地中小型企業,以科技升級產業運作,例如更新軟件、採用科技顧問服務、購買相關科技系統如物流管理和電子採購管理,以加強企業發展及提升效率,使人們生活更便捷。
(主要學習重點:資訊科技的發展特徵)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