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學粵趣:無啦啦
【明報專訊】粵語中,「無啦啦」(mou4 laa1 laa1)相當於「無端、無緣無故」的意思。據聞此說法早見於古代文獻,如北宋僧人釋惠洪的《冷齋夜話》中有所記載:「李伯時善畫馬,東坡第其筆,當不減韓幹,都城黃金易得,而伯時馬不可得。師讓之曰:『伯時為士大夫,而以畫行,已可恥也。又作馬,忍為之耶? 』伯時恚曰:『作馬無乃例能蕩人心墮惡道乎?』」
李伯時是北宋著名畫家,擅長描繪山水人物,大文豪蘇軾十分欣賞他的畫作。李伯時本來只愛畫馬,曾臨摹唐代名畫家韓幹的《駿馬圖》,蘇軾認為李伯時的馬足以媲美韓幹,可說是價值連城。都城黃金易得,李伯時所畫的馬卻十分難得!有法師想到要利用李伯時的藝術才華來弘揚佛法,於是對他說:「伯時你身為士大夫,有官不當而做畫匠,真是有失身分。而且你只喜歡畫馬,你不覺得有問題嗎?」李伯時反唇相譏道:「畫馬不好嗎?難道畫馬會『無啦啦』使人迷失心性、墮入惡道?」
佛教相信輪迴,人做惡事死後會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法師於是對李伯時說:「你已習慣畫馬,一定對馬十分了解,日思夜想,都是馬的形態,這樣才能畫出馬的神韻吧。精神上你已把自己當作一匹馬了,一旦投胎轉世,必入馬胎無疑,這是不是要墮入惡道呢?」
李伯時聽荂A心堣@慌,他不想來生輪迴變作馬匹,便向法師請教:「那我該怎麼辦?」法師答道:「改畫觀音吧!」從此,李伯時便以畫觀音像名聞天下。
以上故事,「無乃例」與「無啦啦」,無論意思與用法乃至讀音,都十分相似,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它們之間有虓L妙的關係。粵語保留了不少古漢語特徵,此例可見一斑。
粵語「無啦啦」 普通話「無端」
粵語中的「無啦啦」,在今天用普通話又該如何表達?首先,我們可以用「無端」(普通話拼音 wy dugn),例如:
普通話/書面語:
你不要無端尖叫,會嚇到人的!
粵語/口語:
你唔好無啦啦尖叫啦,會嚇親人謘I
粵語中有句俗語「無啦啦,多笪瘌」,形容多此一舉或無端增加了麻煩,換作普通話來說,就是「無端多了一塊疤痕」。
「無端」就是無緣無故、生來就如此的意思。「無端」二字出自《管子•幼官》:「始乎無端,卒乎無窮;始乎無端,道也,卒乎無窮,德也。」《管子》是戰國時各學派的言論總編,內容龐雜,當中包括了兵家的觀點,以上的說話指:戰爭起始要使人不知開端,戰爭結束要使人不知末尾。 起始不見開端好比「道」,結束不見末尾好比「德」。
中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的長篇小說《子夜》中有這樣一句話:「(李玉亭)被人家無端疑忌,他想來又是害怕,又是不平。」晚唐詩人李商隱〈錦瑟〉也出現過「無端」二字:「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在叫我(李商隱)追憶青春年華啊!錦瑟本應是二十五弦,但此詩創作於李商隱妻子死後,故有學者認為,五十弦有「斷弦」之意。悲歡離合之情,豈待今日來追憶?即使這樣,錦瑟的每一弦、每一音節,足以表達詩人對往昔美好年華的思念。
世上有否「無緣無故」發生的事?
另一個說法是「無緣無故」(普通話拼音 wy yuhn wy g{),形容(事物)沒有一點原因,出自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好好兒的,從那裡說起!無緣無故白受了一場氣!」
中國現代小說家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中亦有云:「他的力量,力氣,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過去的這些日子,無緣無故的他受盡了委曲與困苦。」他另一部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也有這樣的一句話:「眼前的男女老少都是心地最乾淨的人,可是一個個的都無緣無故的受到魔難。」(編按:「魔難」指折磨、災難)
■知多點
平白無故
漢語還有個成語「平白無故」(普通話拼音 pqng bhi wy g{),意思相當於廣東話的「無啦啦」,指無緣無故,沒有任何理由。例如:
普通話/書面語:
我的手機平白無故地壞了,要拿去維修。
粵語/口語:
我部手機無啦啦壞驉A要拎去維修。
「平白無故」出自清代小說家石玉昆的《三俠五義》第五十回:「平白無故的生出這等毒計」,再看一個例子:
普通話/書面語:
她平白無故遭了頓打罵,感到很委屈。
粵語/口語:
佢無啦啦畀人又打又鬧,覺得好委屈。
■作者簡介
演然
(本地暢銷作家,著作超過二百部。曾獲中大青年文學獎公開組季軍、浸會大學學術獎、第十五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二屆及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文:演然
圖:baona@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6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