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巡禮:學生參與工作坊 反思生死意義

[2023.02.02] 發表
在比擬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關係的遊戲中,中五級同學湯惠蘭(左)明白到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須互相信任。
同學在戲劇練習中扮演病重的父親和兒子間的相處。
活動導師邵佩珊(前右一)樂見師生打破角色定型,大方談論自己的人生經歷,真誠地交流對死亡的看法。
在應用戲劇工作坊開始前,周瑞冰老師曾帶領同學觀賞以臨終照顧為題的《長夜守燈》戲劇演出,作品加入紀錄劇場元素,透過蒐集大量與照顧者相關的資料和訪問梳理成戲劇作品,讓同學對生死、寧養等議題有初步認識。
中五級學生陳湋桐(左)分享時,因憶起家中長輩而哽咽,活動導師邵佩珊提議同學鼓勵她。
活動過後,同學寫上自己對活動的感悟,不少同學均提及要珍惜身邊人。

【明報專訊】死亡雖然是每人的必經之路,卻鮮有學校於課堂談論照顧者角色、如何面對死亡等問題。聖馬可中學安排學生觀賞以照顧臨終者為主題的劇場《長夜守燈》,一眾師生參與劇後的「長夜守燈——臨終照顧者」應用戲劇工作坊時,互相分享對死亡的看法,反思生命的意義。

文:曾卓盈

圖:馮凱鍵、「一條褲製作」劇場

熱身運動

「啪!啪!啪!」正等待活動開始的師生被活動導師邵佩珊所拍打的手鼓聲吸引,邵佩珊期望藉鼓聲引起師生的身體本能。一開始大家大眼看小眼,直到教師們跟隨節奏拍手,才帶動所有學生一起拍手。鼓聲停下,導師開始帶領大家一起玩童年遊戲,如狐狸小姐、紅綠燈等,只見師生們玩得起勁,有同學甚至「唻迭v參與,每人都慢慢投入活動當中。

隨後導師帶領師生「散步」,他們須以不同的步行速度、想像自己在不同的環境中散步,目的是打破常規、慣性,同時令參加者習慣與空間聯繫,邵佩珊說:「每個人也有身體記憶,之後他們再參與戲劇活動時便會更大膽。」完成熱身活動後,與照顧者相關的主題活動正式開始。

臨終照顧者形象≠負面

一般人對臨終照顧者的印象, 大多是疲倦、充滿無力感、絕望及迷惘等負面印象。邵佩珊以遊戲比擬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關係,讓同學們親身體驗照顧者的角色。遊戲以兩個人一組,分別扮演照顧者和被照顧者。兩人先面對面站立,照顧者將手放在被照顧者頭部前方,帶領他游走課室,過程中要避免被照顧者因看不清前路而跌倒,亦要調整步速等,而被照顧者須跟隨照顧者的指示走動。

被照顧者也可帶來關愛希望

中五級學生陳湋桐表示,扮演被照顧者的她因信任拍檔而感到安心,從遊戲得知作為照顧者的責任,期望今後肩負照顧家中長輩的責任,帶領她看見世界的美好。

同為中五級學生的柯安琪亦說,經導師提點後才發現原來照顧者的感受並非如想像中沉重,亦可從被照顧者身上感到關愛和希望。

藉戲劇代入照顧者角色

單玩遊戲未必能令同學對生死議題有深刻感受,所以邵佩珊安排師生分組沿用《長夜守燈》的劇情作故事背景,即興自行創作6個父母和子女在不同時間點的小劇場。有同學扮演年幼女兒與父親玩樂,有同學扮演反叛兒子與父親吵架,有同學則扮演得悉父親患癌的一幕。

不能預知幾時失去 更珍惜身邊人

兩組同學不約而同在最後一場戲中扮演子女探望楝f在H的父親,有「女兒」抓緊「父親」的手安慰他,有「兒子」只靜靜地看荂u父親」不發一言。當他們完成戲劇表演後,邵佩珊才告知同學該場戲是主角見父親的最後一面,大家頓時沉默不語。

中五級同學湯惠蘭當刻的反應是:「哦,這樣就完了,他的人生就這樣完了嗎?」她反思若自己有預知能力,假設知道今天過後身邊的人便會離世,她會抓緊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格外珍惜今天與他們相聚的時光。中文科老師馮羨梅覺得,最後一場戲與自己的親身經歷很相似,勾起她當時看茠赤谷b醫院昏迷的情景,令她意識到自己對父親有蚗ㄖ磲滷◇,亦教她反思如何看待死亡。

日常課堂難深入討論生死問題

活動負責老師周瑞冰和馮羨梅老師雖然認同生死教育、反思生命教育有助同學建構價值觀,但面對香港既多且密的教學課程,均表示難以在日常課堂加入類似工作坊的教學活動。周瑞冰稱,因課時、課制不容許,很多課堂內容只能輕輕帶過,「即使我們在課程中加插生死教育,也不能深入討論,學生的感悟不會如今日那麼深刻,(要集中深入討論)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她只能時刻提醒自己在教學時要融入價值觀教育,或舉辦不同課後活動,以體驗學習增加學生的經歷,令他們對不同事情有深刻的體會和反省。

活動導師邵佩珊亦認為學校應提供情義教育,但她明白本港教育課程內容太多,即使有教師已接受戲劇教育訓練,但課時未能容許教師投放太多時間於戲劇教育上,改變現狀首先要修改課制。

臨終者照顧者關係密切 互為影響

活動結束後,各人分享自己對死亡的想法。中五級學生黃駿彥和趙哲霆均表示,在以往成長環境中很少提及生死話題,因感覺忌諱。黃駿彥更直言,若請他在參與工作坊前以死亡為題寫作,可能只能寫出傷心二字,但活動中聽過同學和教師的分享後,明白臨終者與照顧者的緊密關係會影響彼此的情感。

趙哲霆接蚖﹛G「為何你的體會這麼沉重?接在你後面分享令我好像很膚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他指源於童年時在親人工作的醫院中成長,見盡生離死別,他本覺得死亡是很自然的事,但聽過同學們的分享後,又對死亡有了另一番感受,還說日後會對父母好一點。

中四學生譚澤民在活動中憶起已離世的姑丈,他明白無人能逃避死亡,問題是如何面對,以及事情過去後如何平復心情,更要珍惜身邊一直支持自己的人。

■價值觀checklist

˙關愛

˙責任感

˙承擔精神

˙包容

˙寬恕

˙樂觀

˙孝順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18期]

更多教育
大開眼界:中紀委
【明報專訊】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設立中央監察委員會,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紀委)的前身。1949年中紀委正式成立,負... 詳情
價值觀解碼:責任感
【明報專訊】每人在社會上有其身分及責任,責任感是指了解及認同自己的責任,並付諸實行,是教育局推行的價值觀教育中10項首要價值觀和態度之一。 ... 詳情
放眼經濟:三隧分流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西區海底隧道專營權將於2023年8月1日屆滿,政府計劃收回西隧後,8月2日起分階段調整3條過海隧道收費,首階段...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