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錦囊
【明報專訊】俗話「民以食為天」,不少人以食為文,除了蘇東坡,當代亦有著名散文家愛談吃。梁實秋(1903—1987)在散文集《雅舍談吃》中,便描述了各樣美食,讓人邊閱讀邊食指大動呢!
節錄
餛飩這個名稱好古怪。宋程大昌《演繁露》:「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沌氏為之。」有此一說,未必可信。不過我們知道餛飩歷史相當悠久,無分南北到處有之。
兒時,里巷中到了午後常聽見有擔販大聲吆喝:「餛飩—開鍋!」這種餛飩挑子上的餛飩,別有風味,物美價廉。那一鍋湯是骨頭煮的,煮得久,所以是渾渾的、濃濃的。餛飩的皮子薄,餡極少,勉強可以吃出其中有一點點肉。但是佐料不少,蔥花、芫荽、蝦皮、冬菜、醬油、醋、麻油,最後灑上竹節筒里裝著的黑胡椒粉。這樣的餛飩在別處是吃不到的,誰有工夫去熬那麼一大鍋骨頭湯?
……
可是我最激賞的是致美齋的煎餛飩,每個餛飩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翹,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入油鍋慢火生炸,炸黃之後再上小型蒸屜猛蒸片刻,立即帶屜上桌。餛飩皮軟而微韌,有異趣。
——節錄自梁實秋《雅舍談吃》
■學一學
明喻
餛飩,也就是類似我們常說的雲吞,也有指是同一種食物。大家看過梁實秋的描述,有想像到餛飩的樣子嗎?文中運用了非常形象化的比喻,「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色帽子」,有喻詞「像」、「好像」等,就是明喻句的運用,能夠讓讀者具體地聯想到文中描述的事物。
■寫一寫
你喜歡什麼食物?試用明喻方式來描述吧!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生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