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學堂:百年張愛玲
【明報專訊】馮睎乾談「張學」
月前流行一種速成寫詩大法,任意寫幾行句子,
然後在結尾加上「像極了愛情」,就能營造似有還無的詩意。
擅長寫愛情的張愛玲有「祖師奶奶」之稱,
若得悉這個方法,一定會不屑一顧。
她筆下的愛情蒼涼、殘酷、絕不甜美,在張學研究者馮睎乾的眼中,
張愛玲的小說都是反愛情的,喜歡揭露人性真實的陰暗面,
「她也不是(人們想像般)高傲,只是生性孤僻,
在陌生人面前不多說話,怕講錯話,
甚至生活中可以形容為『論論盡盡』。」
今年是張愛玲逝世25年,適逢下周三(9月30日)是她的百年冥誕,
學者馮睎乾帶我們重新認識張愛玲這位華文文學的重要作家。
◆Profile:張愛玲
張愛玲,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1939年入讀香港大學文學院,1942年因日軍佔領香港,而回到上海。在1943年至1944年間發表多篇中短篇小說,如《傳奇》、《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獲文壇注目,1952年再到香港,任職美國新聞處,創作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1955年往美國定居,以英文撰寫《易經》、《雷峰塔》,亦替香港電影公司創作《南北一家親》等劇本,後期作品有《色,戒》、《浮花浪蕊》、《小團圓》等。1995年9月8日病逝於美國的住所。
“ 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 ——《留情》
文:韓祺疇
圖:張欲琪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3bm3RBW
[語文同樂 第45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