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下次應否再做? 專家促評估全民檢測效益
【明報專訊】港府在第三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回落時推行普及社區檢測,首兩日半所驗的12.8萬個樣本揭兩宗新症。有公共衛生專家問:「總共用了幾多錢找這些個案出來?華昇(診斷中心)本身驗到有幾多陽性?」他認為今次檢測未完,無謂討論是否浪費,但下次是否值得再做,需要這些數據來盤算。
該專家相信,中央助港檢驗出於好意,香港應善用資源,下次應在爆疫的小區集中檢測,抑或再全民檢測、何時去做,應好好汲取今次經驗再決定。曾有專家在第三波初期倡議在東九龍檢測,他認為當時值得做,只是沒檢測能力,現有中央支援,應朝此方向處理。
曾浩輝:驗百萬人可準確評估疫情
此外,該專家說,今次疫症靠市民及衛生部門控制茯戔﹛A政策卻出事,「先是無封關,第三波有豁免,(如有)第四波又是什麼呢?政策要好好檢討,否則出事又要市民承受」。
衛生防護中心前總監曾浩輝認為,若最終有100萬人檢測,已能很準確評估全港疫情,有助加快切斷傳播鏈。他認為成本效益要將社會經濟效益考慮在內,若全民檢測後可盡快重啟經濟,所帶來效益「數字好驚人」。
普及社區檢測的檢測人員、試劑等費用由中央負責,港府負責採樣、物流運送、宣傳等。對於港府所耗公帑,公務員事務局稱要在計劃完成後才可提供。
明報記者
(疫情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