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科技發展,不少以往難解的疑案陸續真相大白,大數據更儼如破案關鍵。科技巨擘IBM估計,人類活動產生的大數據每日可達2.5百京(quintillion,百萬的三次方)位元組。在電腦科技存取資料能力與相關技術躍進之下,諸如DNA及指紋等數據令人可更容易追查到疑犯或失蹤者。 科技對刑事調查的助力日增,例如去年美國加州女子納瓦拉(Karen Navarra)遭其繼父殺害,並被偽裝成自殺,警方便憑藉她所戴智能手表的心跳數據,判斷她心跳急升急降反映屬他殺,從而拘捕其繼父。今年9月美國佛州一名失蹤22年的男子被發現因交通失事墜湖多年,只因有民眾從Google Earth的航拍影像尋得其汽車殘骸。至於發生於33年前、轟動韓國的華城連環姦殺懸案,亦是憑DNA鑑證,讓警方近月追尋出真兇。部分家屬慨嘆科技帶來的正義來得太遲。 1973年美國黃石鎮一對夫婦遭勒死,探員歷年調查檔案厚達3600頁,至近日憑DNA鑑證鎖定疑犯,卻發現對方在2003年已身亡。死者姐妹賴克(Kelly Reich)稱,找出兇徒身分令家人稍感釋懷,但需時消化未能懲治兇徒的結果。 美國蒙大拿州檢察總長霍士(Tim Fox)則對科技進展協助破案仍有信心,執法者終可憑各種蛛絲馬[令犯人伏法,「即使以往科技未進化至現今程度,探員仍明白未來所有他們蒐集到的微小證據終成重要關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