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抒發情緒 動物離世對許多主人來說猶如失去至親,會哀傷流淚,主人應抒發情緒,梳理思緒,不要裝作沒事,掩飾悲傷。
放大
 
動物離世輔導員鄧海甄 贐明會「動.人情緣」動物晚晴及離世輔導服務輔導員
放大
 
切勿自責內疚 為動物安樂死後,很多主人會質疑自己做錯決定而自責內疚。安樂死的決定沒有對與錯,亦沒有最好的實行時間,只要曾盡心盡力照顧牠,想牠好走就足夠。
放大
 
傾聽不批判 美國APLB(Association for Pet Loss and Bereavement)動物離世輔導員潘永樂認為,如朋友因動物離世而感到哀傷,不要質疑,聆聽他們的感受能有助他們梳理情緒。
放大
 
與愛貓合照 鄧海甄的辦公桌上,掛滿毛孩的照片,圖前為她與離世愛貓大米的合照。
放大
 

其他新聞
做好事前準備 動物一路好走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副刊
 毛孩離世 掩飾哀傷隨時爆煲

未曾和動物建立關係的人,對動物離世未必有太大感覺,但在很多主人眼中,毛孩如同親人,有多愛就有多痛。

只是,身邊的人很多時都不認同和理解他們的哀傷,只會說「唔需要咁傷心」、「養過第二隻啦」……傷痛不被認同和理解,

主人會更加難受,有時候寧願掩飾哀傷。面對愛惜的動物離開,不想情緒爆煲,如何是好?

專家認為「首要是認同自己的感受,才可走出傷痛」。

很多主人視動物如家人、生活的伙伴,一旦動物離世,有可能會哀傷、自責、內疚、痛苦、憤怒……可是,主人的感受別人未必明白。兩名註冊社工及動物離世輔導員,贐明會「動.人情緣」動物晚晴及離世輔導服務輔導員鄧海甄,以及動物力量創辦人潘永樂表示,主人經歷的是一種「不被認同的哀傷(disenfranchised grief)」,別人的反應使主人質疑自己的情緒,這麼哀傷是否有問題?

別人質疑哀傷 主人雪上加霜

「有多愛就有多痛,今日這麼難過,是因為愛得深,而非自己軟弱。」鄧海甄憶述一名69歲婆婆的分享,她曾經歷父母離世、家暴、離婚,但愛貓離開,自言「之前的人生經歷,也不及我的貓離世這麼難過」。對於自己有這樣的感受,婆婆滿腦子問號,不明白為何會這麼難過,後來鄧海甄請婆婆仔細回想她跟愛貓的相處點滴就明白了。原來婆婆把愛貓當作兒子般照料,平日稱呼牠做阿仔,自己是牠的媽媽。婆婆自小缺乏母愛,母親在她10歲時過身,貓咪令她重拾久違了的親情。「動物離世,主人首先要認同自己的感受,明白哀傷是很正常,因為自己和動物經歷的這份情,可能在其他人身上找不到。」

「都係一隻畜生,使唔使傷心成咁?」、「傷心咁耐,會唔會太誇張?」、「老竇阿媽走黈伬堀ㄜ屭ㄖA咁傷心」、「唔使咁傷心,買過另一隻啦!」潘永樂認為,這些說話否定了主人的感受,也否定了他們和離世動物的親密關係,對主人來說是雪上加霜。

如果有朋友因動物離世而傷心難過,找你傾訴,潘永樂建議,「不要批判,不要質疑對方的感受,儘管未能給予意見,但花時間聆聽,嘗試明白,其實已經有助他梳理情緒;或者陪伴他籌辦寵物善終儀式,也是一種支持。」

細心觀察 動物會表達臨終意願

當動物病情惡化引發很多併發症,或病徵已影響牠們的日常作息及生活質素,主人希望動物脫離痛苦,但又不忍結束牠們的生命,考慮是否安樂死的過程往往充滿掙扎和矛盾。一旦同意安樂死,事後很多主人會自責,質疑自己做錯決定。鄧海甄強調,「安樂死的決定,沒有對與錯,主人的目的是希望牠們好走。而讓動物自然離世,也沒有對或錯,牠們能夠善終就足夠,例如紓緩牠們的痛楚、避免做一些會為牠們帶來不必要痛苦的治療,製造舒適的生活環境,主人陪伴牠們走過最後一段路。」

潘永樂認為,如果已盡力,並付出了關懷和愛,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就要Let it go,不要回望並質疑自己的決定」。

很多人認為動物不會表達臨終意願,鄧海甄認為其實動物也會表達,前提是主人有否感受和接收。鄧海甄飼養了多隻貓狗,其中一隻貓叫大米,患了重病,本來時日無多,但牠堅強地多活了一年,之後病情急轉直下,獸醫不諱言沒有救治方法,建議讓牠安樂死。

鄧海甄不忍大米離去,將牠帶回家,那一晚,她問大米:「你想我怎樣做?你想走嗎?」鄧海甄整晚沒有睡,觀察大米的狀G,「那晚牠在家像巡視業務,平時和另一隻狗水火不容,但當晚伏在牠面前半小時,沒作聲,偶然看茖e,然後走到另一隻貓身旁,陪伴牠,最後跳上H陪我。雖然牠沒有說話,但當你細心觀察,會發現牠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你牠的意願,那一晚,牠像跟我們say goodbye」。鄧海甄鼓勵主人平日多跟動物溝通,留意動物給我們的信息,如何表達需要。

抒發情緒 調節心理

要走出傷痛,主人適當地抒發情緒,調節心理相當重要。主人的哀傷期及哀傷程度因人而異,以下為經歷動物離世後或會出現的情緒,以及處理情緒的方法。

別在意別人批評

動物離世對許多主人來說猶如失去至親,會哀傷流淚,主人需要適當地抒發情緒,不要在意別人不明白而掩飾哀傷,否則情緒恐會爆煲。潘永樂表示,「有些人會用工作來麻醉自己,短時間內或可分散注意力,但傷痛有可能累積,將來再飼養動物時,這種傷痛亦有可能再次出現。」

他認為主人可以找一些容易明白自己,譬如也有養動物、有同理心的人傾訴。「如果主人持續數星期以上失眠、沒胃口、經常淚流不止,或出現抑鬱症狀,應找專家協助。」

有些主人會強迫自己重看動物的相片、執拾牠的遺物,鄧海甄認為不用勉強自己要做或不做什麼,「按自己步伐處理哀傷就好」。

梳理複雜思緒

如果想起動物離世,便覺得自責、內疚、遺憾的話,需要留給自己一點時間,梳理這些複雜思緒。有些主人覺得自己找了不適合的獸醫,質疑多做了手術,或少做了某些治療而令動物受苦,又會責怪自己同意動物安樂死。潘永樂表示,「這些情緒需要梳理及處理,可嘗試找朋友傾訴,了解自己是否想多了?如果因為個人疏忽而令動物離世,這些遺憾也需要梳理,必要時找輔導員協助。」

他補充,動物離世使人成長,「經歷哀傷後,有些主人會關心動物福利、爭取動物權益,有人會茹素或陪伴同路人度過哀傷,與其不斷悲傷,不如化悲憤為力量,以這些方式延續對動物的愛」。

建立新生活習慣

以往每天回家,愛狗都會撲上來歡迎你?牠一日三餐都由你炮製?在你傷心難過時,牠會無條件陪伴你?很多主人跟動物關係親密,牠們離世後頓時覺得很空虛和孤單,家中也變得安靜起來。潘永樂說:「主人應建立新的興趣或重拾舊興趣,多做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有些主人甚至覺得失去人生意義,這類主人不單要建立新的生活習慣,也要重建人生意義,來填補這份愛與被愛。」

 
 
今日相關新聞
毛孩離世 掩飾哀傷隨時爆煲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