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中國貧窮問題
.學習單元:現代中國、全球化
.顧問教師:慈幼英文學校副校長兼通識科教師 謝萃輝
◆學習目標
知識
•認識中國的貧窮問題和現G,了解中國發展經濟的成果與面對的威脅
技能
•分析中國科技產品外銷的影響
•評估中國發展高科技對改善民生的成效
態度及價值觀
•透過認識中國貧富懸殊情G,了解中國需要平衡地區發展,以提升整體民生的重要
•透過探討中國發展高科技面對的挑戰,明白中國需同時發展軟硬實力
■資料回應題
◆1.利用資料B說明資料A顯示的現象。
.參考論點.
.城鄉居民收入同時提升
資料A漫畫中衣茈鮮、手持鈔票的男人乘搭高鐵,意指城鎮居民的收入快速增加;而火車下有一名衣著樸素的人騎蚙j子,行李寫有「農民純收入」,顯示農民純收入亦緩慢增加,可見資料A呈現的現象為中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同時提升,正如資料B提及,伴隨中國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大幅提升。1949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7元人民幣,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人民幣,年均實際增長6.1%。
.貧富差距擴大
另一現象是城鄉居民貧富差距擴大,資料A中城鎮居民笑荍什空K,意味其收入快速增長,但農民只騎蚙j子,面帶驚訝及不快表情,意味其收入增長緩慢。從資料B可見,雖然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同時提升,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有異,2018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有1660萬,農村貧困發生率為1.7%,可見貧窮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2.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中國發展高科技令國家經濟收入上升,可能為中國人民帶來什麼影響?
.參考論點.
正面影響
.社會層面:市民生活素質提升
中國發展高科技令國家經濟收入上升,社會產生連鎖效應,市民的生活素質提升並帶動娛樂消費及旅遊業,亦更有效減貧。根據資料B,居民休閒娛樂活動更豐富,而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97.5%減至2018年的1.7%,中國的貧窮狀G大幅改善。
.外交層面:增加國際影響力
中國發展高科技可使中國於國際具更大影響力和話語權。正如中國近年有不少佔全球市場一定份額的科技產品,如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小米的手機亦傾銷全球多國。可見中國致力發展高科技令國家經濟收入上升,亦在國際間開始有領導地位,有助提升國家形象。
負面影響
.經濟層面:未必符合成本效益
中國發展高科技的支出大幅增加,未必能產生相等的效益。例如有輿論提出「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崛起會破壞世界秩序及和平穩定,引起西方國家抵制中國的科技產品,最終可能影響中國人民的收入。根據資料C,美國就多個領域與中國展開競爭,或增加高科技產品的貿易成本及影響銷情,最終影響企業及人民的收入。
.社會層面:受惠人群不均
大部分的高科技發展集中於沿海地區,例如深圳等經濟特區,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遠遠拋離其他內陸省市,使中國貧富懸殊在區域上的分別更為明顯。農村人民未必可以受惠於中國發展高科技帶來的好處。
■延伸回應題
◆3.「中國政府發展高科技有助提升綜合國力。」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解題】為立場題,同學要提出個人立場,並從不同角度作正反論點分析
.參考論點.
很大程度上同意:
→ 帶動經濟增長
中國透過發展高科技,有助增加政府收入,提升經濟的硬實力。根據資料B,2018年「高新技術」產品佔出口商品比重30%,而2018年的中國工業增加值為30.5萬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超40%。
→ 提高國際地位
中國的科技品牌如華為、小米等走進國際市場,有利尋找資金及合作機會,也帶動人才及技術交流,可彰顯中國對科研範疇的貢獻,既改善國際形象,也能增加全球影響力,有助提升綜合國力。
很小程度上同意:
→ 不利經濟穩定發展
中國政府發展高科技,可能令其他國家敵視中國。面對貿易壁壘及貿易戰頻繁等困難。如資料C指出中美兩國可能在經濟、國防、科技及意識形態等領域展開競爭,可能加劇國內通脹、貧富懸殊或帶來市場波動等問題,不利經濟穩定發展,影響中國的硬實力。
→ 影響國際形象
中國政府雖然積極發展高科技產業,但其發展引起外國猜疑。如美國因擔心國家安全而提出抵制華為的產品。此外,中國政府積極資助企業發展科技,亦令人懷疑有意壟斷國際市場,難取信國際社會,拖累其軟實力。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91024BZ.doc
[通通識 第6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