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學習愛與被愛,或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希望交個男/女朋友。另一方面,大部分青少年喜歡流行文化,包括流行音樂。然而,不少研究顯示,歌曲蘊含的價值觀及意識形態,可能對聽眾造成一定影響。聽音樂除了娛樂,大家從中可以有什麼反思? 文:香港傳媒教育協會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9年11月發表報告,引用1990年代至2005年期間多項研究,指出在兒童和青少年的社教化過程中,音樂扮演茩垠n的角色。報告表示,部分研究認為青少年會透過流行歌曲應對孤獨和情緒。 傳媒教育其中一個目的,是訓練同學在每天接收大量媒體信息時,如何運用「編碼(encoding )」和「解碼(decoding )」方式,例如拆解及明白歌詞含意和其相關價值觀,從而由被動接收(passive reception)變成主動反思(active reflection),看看自己對信息背後的價值觀,有多大程度上的認同或反對。 如果大家把過去在電視台及電台流行曲頒獎典禮中的得獎金曲分類,看看哪些主題的歌曲獲獎最多,答案必定是情歌。大家不妨思考,不同年代的情歌如何反映當時社會的愛情觀?這些愛情觀又對青少年有什麼啟發或影響? ◆愛情三因論(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愛情三因論由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羅伯特?史坦伯格(Robert J. Sternberg)研究及提出,認為愛有3個組成部分——親密、激情、決策/承諾。「親密」指戀愛關係中親密、連繫和黏連的感覺;「激情」即導致戀愛、被外表吸引等的力量;「決定/承諾」在短期內指一個人愛某個人的決定,長期而言代表一個人對維持這種愛的承諾。 [通通識 第603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