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新高中通識科2009年開設以來,坊間出現多本書商出版的通識教科書,有別於幼稚園、中小課本大多要出版前「送審」(送交教育局評審),通識科一直不在送審之列;當局2015年解釋,通識科鼓勵學生以不同角度和明辨思考處理當代議題,議題日益變化,認為以傳統課本的方式處理通識的學與教並非最佳選擇。 市面普遍印刷課本,面世前要經一系列程序。出版社按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科目課程文件編寫課本,送教育局評審,通過才可納入《適用書目表》。課本經由約5名成員(局內和局外評審員)組成的小組評審,包括教育局相關專科組成員,局外評審員有現職學校校長及教師、大學學者等,經專科組推薦擔任,任期一般兩年,並輪流加入評審小組。以歷史科數目為例,當局2018年稱過去5年歷史科評審員人數約57至74。 高中通識科印刷課本則一直不受送審制度監管,教育局多次解釋,以傳統課本的方式處理通識的學與教非最佳選擇。當局稱,通識科鼓勵學生以不同角度和明辨思考處理當代議題,以確實的證據和資料為基礎,提出個人意見、判斷及建議;由於當代議題多是頗具發展性及仍在轉變,所以教師須靈活選取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不應自限於傳統教科書內容去處理日益變化的課題,學生亦應自行探索不同或新發現的資料。 (反修例風暴)
|
|
|